[实用新型]自助还书柜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358.2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钦;汪航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八益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G07G1/00;G06F17/00;G06Q50/00;G05D9/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504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助 书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助还书柜,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条形码识别技术的自助还书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归还图书需要在柜台办理,图书管理员通过条码扫描枪对借阅者的图书证和所借图书上条码进行扫描,将借阅者信息及待归还图书信息存入数据库,同时对待归还图书内的磁条进行充磁,从而完成还书操作。这种还书设备存在的问题是:借阅者需要到图书馆柜台还书,使用不方便;还书时间集中,往往需要排队等候;管理员一人进行大量图书的归还操作,容易出现人为失误。目前也出现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自助还书设备,通过射频识别标签读写系统对预先粘贴在图书内的射频识别标签进行读写操作,以完成还书操作,这种自助还书设备存在的缺陷是:射频识别标签读写系统成本高,难于推广;必须预先在图书上粘贴射频识别标签,工作量大;且射频识别标签容易损坏,容易导致无法进行读写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自助还书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自助还书柜,包括柜体,柜体上设有图书放置板,柜体内设有与图书管理服务器网络连接的主机,柜体正面设与主机交互,供读者输入指令、显示图书信息及操作流程的人机界面,人机界面与主机线路连接,图书放置板末端设有图书传送机构,图书传送机构下方设有归集箱;柜体内还设有:1)供主机读取用户身份信息的刷卡器;2)设于图书放置板上方、供主机通过识别图书上的条形码以读取图书借阅信息的条形码识别器;3)设于传送机构下方、用于给图书内的磁条充磁和消磁的充磁/消磁器;4)用于驱动传送机构的驱动装置。
柜体内还设有用于检测归集箱内图书堆放高度的高度检测器,归集箱分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集书区,归集箱上方设有图书下落位置调节装置,高度检测器检测到前一集书区装满时,图书下落位置调节装置调节图书落下位置,使图书投入后一集书区。
所述图书下落位置调节装置为带有旋转驱动器的收集板,收集板与传送机构末端间隔可供图书落下的宽度,高度检测器和收集板的旋转驱动器均与主机线路连接,高度检测器检测到前一集书区装满时,收集板旋转一定角度,使收集板边缘与下一集书区边缘对应,图书从传送机构落下后沿收集板投入相应集书区。
所述人机界面为触摸屏。
所述柜体内还设有与主机线路连接、用于提示还书操作的语音提示器。
柜体内还设有与主机线路连接、用于打印图书借阅及归还信息的打印机。
柜体内还设有用于给图书进行消毒的紫外线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设于学生生活区(如宿舍楼下)等便于还书的地点,还书时间分散,无须排队等候,一天24小时均可自助还书,既节省借阅者的时间,也减少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收集箱分区收集,便于工作人员整理入库;采用触摸屏,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语音提示器全程语音提示;打印机可打印还书凭证,避免人为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3为传送机构和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自助还书柜,包括柜体1,柜体1上设有图书放置板11,柜体1内设有与图书管理服务器网络连接的主机2,柜体正面设与主机2交互,供读者输入指令、显示图书信息及操作流程的人机界面3,人机界面与主机线路连接,图书放置板11末端设有图书传送机构4,图书传送机构下方设有归集箱5;柜体内还设有:供主机读取用户身份信息的刷卡器6;设于图书放置板上方、供主机通过识别图书上的条形码以读取图书借阅信息的条形码识别器7;设于传送机构下方、用于给图书内的磁条充磁和消磁的充磁/消磁器8;用于驱动传送机构4的驱动装置9;刷卡器6、条形码识别器7、充磁/消磁器8、传送机构的驱动装置9分别与主机2线路连接,刷卡器6将读者身份信息输入主机、条形码识别器7读取图书借阅信息及通过人机界面3确认还书,主机2启动传送机构4将图书传送至归集箱5。
本实施例中,人机界面3采用触摸屏,与主机4交互,操作简便故障率低,当然也可以采用键盘加显示屏等其他人机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八益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八益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