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氮素降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037.2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斯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天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1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氮素 降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脱氮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氮素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经处理或未经适当处理的含氮废水大量直接排入我们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体系中,造成了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导致了淡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净化被污染的水源,使已被污染的水源变成洁净可用之水,对保护水资源,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现有技术很难处理高氨氮废水,如现在的生物脱氮技术处理高氨氮的化工废水,存在着停留时间长,基建费用高等问题。而另外一般的物化方法,如吹脱法、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等的处理成本十分高,且无法去除得十分干净。因此,研究废水处理工艺中的脱氮新思路、新技术及合适的控制条件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素量,进而为控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脱氮技术存在的停留时间长、去除效果差、处理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氮素降解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氮素降解装置,其特征是:在箱体内设置有用绝缘垫隔开的粒子氧化电极和粒子还原电极,在两组电极中间设有曝气管,所述箱体的两边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出气出泡口。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时,PH值会迅速的下降,控制不好后续处理工艺中的微生物就会死亡,处理效果会明显下降,对成分复杂的化工废水无法适用。而物化处理方法都有处理成本高,反应时间长,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传统的生物脱氮处理方法和物化处理方法都存在着适用范围小,处理时间长等问题。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特征,其具有使用范围广,处理成本低,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的技术特点。如处理NH3-N污染指数在500mg/l的原水,到出水NH3-N为≤250mg/l的废水水质只需1min-8min时间。每吨水处理成本只需2-2.5元,而现有的生物脱氮处理方法最少需要36小时,吹脱法基本也要反应2-3小时。现有的生物脱氮处理技术和物化处理方法也不可能将NH3-N污染指数在500mg/l的原水在1min-8min的短时间内处理到250mg/l的出水指标。上述新型氮素降解装置技术的构成特征,对水质的净化速度加快,效果变好,成本降低,能很好的解决现有废水处理脱氮技术存在的上述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氮素降解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应范围,既可适用于高氨氮化工废水的处理,也可适用于生活用水的深度净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曝气管,2-接线电极板,3-粒子氧化电极,4-粒子还原电极,5-出水口,6-绝缘垫,7-进水口,8-出气出泡口,9-紧固件,10-上箱体,11-下箱体,12-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氮素降解装置,其根本构思是:在箱体内设置有用绝缘垫6隔开的粒子氧化电极3和粒子还原电极4,在两组电极中间设有曝气管1,所述箱体的两边分别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5,在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出气出泡口8。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各段附加的技术特征,以便在实施上述根本构思时根据需要选用:
所述的箱体由上箱体10和下箱体11紧密相连而成。进一步的,上箱体10和下箱体11具有对应的折边,在对应的折边之间衬有密封件12(如耐酸耐碱橡皮),若干紧固件(如螺栓)穿设于所述的折边和密封件实现所述上箱体10和下箱体11的紧密相连。
所述的粒子氧化电极3和粒子还原电极4分别连接在两件接线电极板2上,所述的接线电极板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之外与电源对应电极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粒子氧化电极3和粒子还原电极4通过紧固件9(如螺栓)连接在所述的接线电极板2上。
图1所示是将上述各附加的技术特征应用到根本构思上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按照该较佳实施例的构造,被处理的水源从进水口7进入箱体,再从出水口5流出,其间水流可在粒子氧化电极3和粒子还原电极4之间迂回流动(各个粒子氧化电极3和粒子还原电极4可以间隔交错排列),向粒子氧化电极3和粒子还原电极4通入电流,通过曝气管1向箱体内曝气(如以风机为动力),即可对水流进行处理,经处理得到的分解物质则漂浮在水面并经出气出泡口8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天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天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水印的纸塑包装膜
- 下一篇:一种自动扶梯用安全隔离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