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030.0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67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涂祝明;叶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7/10 | 分类号: | E02B7/1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坝 不良 地质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
背景技术
重力坝为水利水电工程中广泛采用的重要坝型之一,由于西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及重力坝本身的工作特性,重力坝与两岸岸坡的联接经常出现高边坡和超高边坡,当岸坡地质条件不利时,往往引发边坡稳定问题。
目前,有的工程通过采用锚拉板等工程措施,解决了个别重力坝与地质不良岸坡的联接问题,但由于该结构施工程序及结构特点的限制,这种被动支挡结构存在边坡支护不及时、施工安全问题突出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主动支护的形式,改善不良地质岸坡的受力状态,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连接处均匀设置一组抗滑桩,相邻各抗滑桩之间的坡面上设置桩间板,所述抗滑桩桩身上部设置预应力锚索,坝体和与之连接的抗滑桩之间设置止水槽。
所述抗滑桩分为一序抗滑桩和二序抗滑桩,一序抗滑桩与二序抗滑桩错位排列。
所述桩间板上方设置联系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开挖边坡剩余下滑力,合理布置抗滑桩、桩间板和锚索,形成锚索钢筋混凝土桩板墙,实现大坝与岸坡的可靠联接,同时有效降低了不良地质条件岸坡工程边坡高度,改善了不良地质岸坡的受力状态,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保证工程边坡安全运行,节省了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连接处均匀设置一组抗滑桩,桩顶与坝顶路面6基本持平,且与大坝轮廓线9相连接的桩体直径较其他桩体直径大,为保证岸坡稳定性,各桩体均需完全穿过强风化破碎区8并深入弱风化岩体不少于1/4桩体长度。为保证桩井开挖安全,桩井四周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相邻各抗滑桩之间的坡面上设置桩间板3,防止桩间坡面局部失稳,所述抗滑桩桩身上部设置预应力锚索4,以减小桩身变形以及改善桩体与边坡的受力条件,为防止抗滑桩与坝体结合部位发生渗漏,坝体和与之连接的抗滑桩之间设置止水10,所述桩间板3上方设置联系梁5。
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是:
a、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滑坡现象,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序开挖、浇筑抗滑桩桩井,本例中,首先开挖浇筑一序抗滑桩1,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各一序抗滑桩1之间开挖浇筑二序抗滑桩2,桩井开挖施工需边开挖边支护,开挖完成后即浇筑桩身混凝土,并在与坝体连接的抗滑桩上预留止水10槽;
b、待抗滑桩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根据岸坡地质条件按开挖线7开始分层开挖坝基基坑,开挖一层施工一层桩间板3;
c、待开挖至锚索设计高程,停止开挖,施工锚索,锚索预应力锁定值需与抗滑桩后期位移匹配;
d、待锚索施工完成后,继续按照步骤b施工,分层开挖坝基基坑、施工桩间板,直至开挖至设计高程;
e、清理建基面,浇筑坝体混凝土,并在桩身预留槽埋设止水10,以防发生渗漏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