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吊顶边角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9467.2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炳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炳康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 红 |
地址: | 314313浙江省嘉兴市(海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吊顶 边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角线,特别是一种集成吊顶边角线,它主要适于安装在集成吊顶中使用,属于室内装潢中的一个部件。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集成吊顶是近年室内装潢的一种模式,其外型美观,整体感强,装设和维修也较方便,目前已在国内广泛使用。集成吊顶必须在室内顶面先固定好龙骨,再扣上扣板,而集成吊顶与墙壁的连接处常用吊顶边角线来固定。已有的集成吊顶边角线成长条形,如中国专利号为2006201399946、名称为“集成吊顶角线”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安装壁、上延伸部分和吊顶龙骨安装槽,该吊顶龙骨安装槽的下端对称向内弯曲成钩状;由于这种结构的边角线其安装壁较短,与墙面的接触面不够大,强度不够高;同时,制作工艺不够方便,也不太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与墙面的接触面大且加工方便的集成吊顶边角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集成吊顶边角线包括安装壁、上延伸部分和吊顶龙骨安装槽,该吊顶龙骨安装槽的下端对称向内弯曲成钩状,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壁平行的内壁和与内壁垂直的下延伸部分;还设置有一异形的中空部分;所述上延伸部分的上平面至安装壁止为一整体平面结构。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且加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异形中空部分的下端两边向内弯曲成圆弧,且安装壁的下端与所述其中一圆弧相接,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墙面的接触面更大,也更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壁的中上部开有安装孔,以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与墙面的接触面大,强度高,加工工艺方便,且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整体成长条形,并通过模压一次成型;它主要由安装壁1、上延伸部分2、吊顶龙骨安装槽3、内壁4、下延伸部分5和一中空部分6组成;其中:上延伸部分2的上平面21至安装壁1止为一整体平面结构,吊顶龙骨安装槽3的下端对称向内弯曲成钩状31,所述的内壁4与安装壁1平行或基本平行,下延伸部分5与内壁4垂直;中空部分6为一异形结构,其下端两边分别向内弯曲成外圆弧61和内圆弧62,且安装壁1的下端与所述外圆弧61相接,安装壁1的中上部还开有安装孔7。
使用时,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集成吊顶与墙壁的连接处,并将集成吊顶龙骨插装在吊顶龙骨安装槽3内,再将扣板插入集成吊顶的龙骨中即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炳康,未经朱炳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