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平板速冻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9375.4 | 申请日: | 2009-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87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娟英 |
| 地址: | 3161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平板 速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冷冻装置,尤其指一种接触式平板速冻设备。
背景技术
速冻设备基本上可分为四大类:鼓风式速冻设备、接触式速冻设备、深冷速冻设备和沉浸式速冻设备。其中接触式速冻设备有:平板速冻设备、转筒式速冻设备等。平板速冻设备主要由多块铝合金平板蒸发器组成的,冻品在平板蒸发器之间被压紧,并以热传导方式进行热交换,由于该平板速冻设备冻结速度快,结构相对简单,因而被广泛适用于水产品和各种规格化食品的速冻,是大中型渔船和陆上水产品冷冻加工厂中的主要冻结设备。
现有的平板速冻装置由多块可相向移动的平板蒸发器叠放在一起构成,该平板蒸发器包括中空的平板,平板内设有一条供冷媒流动的蛇形通道;每块平板内的蛇形通道的入口均连接同一根供液总管,供液总管的进口端位于其上端部位,它用来与提供冷媒的制冷系统中的冷媒输出管相连,每块平板内的蛇形通道的出口均连接同一根回液总管,该回液总管的出口端也位于其上端部位,用来与制冷系统中的回流管相连,而冷媒一般采用液氨冷冻液。该平板速冻装置进行冷冻时,液氨冷冻液从供液总管的上端逐层进入每块平板上的蛇形通道的入口,随后在平板内的蛇形通道内流过,并与待速冻物品进行热交换,然后从蛇形通道的出口进入回液总管中,以实现待速冻物品的速冻。
但由于现有的平板速冻装置中,各平板内的蛇形通道只有一条,且冷冻液需经过同一根供液总管由上至下逐层进入各平板内,因而导致蛇形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最上位平板和最下位平板之间温差较大,以致使速冻产品的冻结温度不一致,而最终提高了能耗,进而增加了速冻成本;同时使用用液氨作为冷冻液,由于液氨的蒸发气化,液气混合的氨与平板接触不充分,导致传热系数和冷冻效率的降低,若要达到理想的冷冻效果,耗能较大;而供液总管和回液总管通常采用金属管,为了方便平板的移动,供液总管和回液总管与各蛇形通道之间采用软管连接,可液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还有可能导致软管与金属管接头之间生锈,严重时会导致液氨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冷冻速度快、冷冻温度均匀、耗能较低且不会产生腐蚀生锈的改进型平板速冻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改进型平板速冻设备包括多块上下叠放并可相向移动的中空的平板和提供冷媒的制冷系统,各平板内设置有供冷媒流动的蛇形通道,各蛇形通道的入口连接有供液总管,所述供液总管的进口端与上述制冷系统中的冷媒输出管相连,而各蛇形通道的出口连接有回液总管,该回液总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回流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为不冻液,并且所述各平板内的蛇形通道有多条,每块平板的对应位置上的蛇形通道入口均连接同一条供液分管,每块平板对应位置上的蛇形通道出口均连接同一条回液分管,并且所述的供液总管连接在各供液分管的中部,而所述的回液总管则连接所述的各回液分管的中部。
考虑到平板的面积以及该改进型平板速冻设备的结构,较好的,所述各平板内的蛇形通道有2~4条,相对应的,所述供液分管和回液分管也分别有2~4根。
在上述各方案中,各供液分管最好位于平板的同一侧,而各回液分管则分别位于所述平板的另一侧,以方便连接。
为了方便平板的上下移动,所述的各蛇形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可以分别通过软管连接供液分管和回液分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平板内的蛇形通道由一条改为多条,并借助于不冻液从供液总管同时进入多个供液分管的中部,使得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增加各平板内的冷冻液流量,加快冷冻速度,速冻速度可提高25~50%左右;同时又可明显地缩短不冻液进入到各平板内的时间差,保证冷冻速度的均匀性,使各平板之间的速冻产品的冻结温度相一致,并且在达到同样冷冻温度时能耗更低,可节能约10%左右;同时由于采用了不冻液作为冷媒,不仅避免了液氨气化后气液状态的氨与平板内壁接触不充分、降低冷冻效率的问题,而且避免了各管接头之间的腐蚀生锈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单块平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