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淋浴水余热利用装置罩壳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9113.8 | 申请日: | 2009-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长海 |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淋浴 余热 利用 装置 罩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淋浴水余热利用装置罩壳。
背景技术
通常在浴室淋浴过程中,热水冲洗后直接流入浴室的下水道口排出,由于热水流入下水道时仍具有大量的热量,没有对该余热进行利用而造成浪费。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11月9日公告的名称为浴室废水余热利用器的发明专利,公告号为CN2739559,其公开的余热利用器包括外管、当中由内管穿过,内管和外管中均有螺旋状的翅片,热废水流经内管,冷自来水流经内管和外管的夹缝,冷自来水与螺旋状翅片充分接触,实现内管中热废水向冷自来水导热,利用余热对冷自来水起预热作用。但由于热废水进入内管前先要进行收集,收集后的热废水再流经内管进行热交换,最后通向下水道排出,冷自来水通过内管和外管的夹缝流向加热器,其收集热废水过程中热量会大量散失,不利于有效利用热废水热量,同时其机构也较复杂,不利于加工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机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的淋浴水余热利用装置罩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淋浴水余热利用装置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换热管本体的外壳,所述外壳上、下端面设有若干个渗水孔,外壳的侧面设有一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呈圆形平板状。便于收集热废水。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由上罩壳和下罩壳装配而成。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通过螺钉固定或者以卡接的方式固定。这样拆卸和安装外壳内的本体都会方便很多。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内侧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换热管本体的卡柱。防止换热管本体在外壳内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内还设有转接装置,用于换热管本体与外界水管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罩壳加工制造简单,便于安装,节约空间,成本低廉。此结构的罩壳应用于余热利用装置后,由于装有换热管本体的外壳置于浴室淋浴头下方地面上,淋浴过的热废水落到地面后直接通过外壳上端面的渗水孔进入余热利用装置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又从外壳下端面渗水孔流出,热交换效率高,提高了热废水热量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淋浴水余热利用装置罩壳的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有换热管本体的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淋浴水余热利用装置罩壳的实施例,包括安装换热管本体2的外壳1,所述外壳上、下端面设有若干个渗水孔13,外壳的侧面设有一连接部12。所述外壳1呈圆形平板状。所述罩壳由上罩壳和下罩壳装配而成。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12内还设有转接装置3,用于换热管本体与外界水管的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侧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换热管本体2的卡柱11。将换热管本体固定于下罩壳的内侧端面卡柱上后,再将上罩壳与下罩壳固定。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通过螺钉固定或者以卡接的方式固定。
余热利用装置设置在淋浴喷头正对的地面上,工作时,淋浴过的热废水通过外壳上端面的渗水孔进入余热利用装置与流经换热管本体2管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然后从下端面渗水孔流出。而换热管本体2管内的冷水得到加热,降低冷水水温与实际淋浴水出水水温之间的温差,从而降低加热装置的能耗,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长海,未经胡长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