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面体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8847.4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康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康美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面体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六面体夹具。
背景技术
流体控制领域中的阀体大多为六面体或类六面体,所述类六面体指该阀体外观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六面体,但待加工面处于六面体上。普通机床对六面体阀体进行面加工、孔加工时,每完成一道工序,就要重新夹持工件一次,劳动强度大而且工效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加工企业采取多台机床分别完成一道工序的做法,一定程度解决了工效低的弊端,但显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尤其是设备资源有限的个私企业仍长期备受工效低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六面体夹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基夹头丝杆、基夹头、U型夹具支架、侧夹头丝杆、侧夹头等,基夹头丝杆与底座固连接,U型夹具支架套设在基夹头丝杆上,基夹头与基夹头丝杆采用轴承连接,基夹头内侧和U型夹具支架两侧设锁紧螺母;侧夹头丝杆与U型夹具支架臂端通过轴承和螺套滑配,螺套及U型夹具支架臂端设定位孔及定位螺钉;侧夹头与侧夹头丝杆采用轴承连接,并设锁紧螺母,其特征是侧夹头可夹持工件精确旋转一定角底,基夹头可旋进旋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为了使U型夹具支架所在平面非工作时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方便工件定位及夹持,其中一个侧夹头或一只U型夹具支架臂端可增设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工件一次夹持,在不松开夹具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移位、旋转等,即转入下道工序加工,大大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为A向正视示意图
图中:1工件,2-侧夹头,3-侧夹头轴承,4-侧夹头锁紧螺母,5-侧夹头丝杆,6-定位螺钉,7-角度盘,8-侧夹头丝杆锁紧螺母,9-侧夹头丝杆螺套,10-定位孔,11-支架轴承,12-U型夹具支架,13-基夹头,14-基夹头轴承,15-基夹头锁紧螺母,16-基夹头丝杆,17-夹具支架双锁紧螺母,18-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18,基夹头丝杆16、基夹头13、U型夹具支架12、侧夹头丝杆5、侧夹头2等。
基夹头丝杆16与基座18固连接,U型夹具支架12通过螺纹套设在基夹头丝杆16上,基夹头13与基夹头丝杆16采用基夹头轴承14连接,基夹头13内侧设基夹头锁紧螺母15,U型夹具支架两侧设夹具支架锁紧螺母17;侧夹头丝杆5与U型夹具支架臂端通过支架轴承11和侧夹头丝杆螺套9滑配,侧夹头丝杆螺套9以及U型支架臂端设定位孔10及定位螺钉6,U型支架臂端设角度盘7,侧夹头丝杆尾端设侧夹头丝杆锁紧螺母8;侧夹头2与侧夹头丝杆5通过侧夹头轴承3连接,并设侧夹头锁紧螺母4。其特征是侧夹头2可夹持工件1精确旋转一定角底,基夹头13可旋进旋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为了使U型夹具支架所在平面非工作时始终处于竖直状态,方便工件1定位及夹持,其中一个侧夹头或一只U型夹具支架臂端可增设配重块。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18固定在机床花盘上,工件1置下侧夹头2上,旋入U型夹具支架12,使基夹头13抵住工件1,锁紧U型夹具支架12双锁紧螺母17,调下侧夹头丝杆5,使加工件1纵向位置精准,锁紧下侧夹头丝杆锁紧螺母8,再调上侧夹头丝杆,抵住工件1,锁紧上侧夹头丝杆锁紧螺母8,最后分别锁紧侧夹头锁紧螺母4及基夹头锁紧螺母15。工件1加工点横向可通过调整基座18在机床花盘上的位置实现。
工件1四个面上的加工点如果为四个面的中心点,则加工完一个面,只需松开U型夹具支架双锁紧螺母17,旋出U型夹具支架12,再旋出定位螺钉6,使工件1、侧夹头2、侧夹头丝杆5、侧夹头丝杆螺套9以及侧夹头丝杆锁紧螺母8一起水平旋转90度,然后旋入定位螺钉6,旋入U型夹具支架12,锁紧U型夹具支架双锁紧螺母17。
如果工件1下一个面加工点纵向位置有偏移时,则需同时调节侧夹头丝杆,横向位置有偏移时,则需同时调节U型夹具支架底座位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灵活,能大大提高工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康美,未经杨康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用水贮水箱
- 下一篇:交叉路畅通型道路结构及其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