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流粉体杀菌设备的双层输送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8444.X | 申请日: | 200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辰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F16L59/02;F16L59/08;A23L3/2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康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杀菌 设备 双层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粉体杀菌设备,特别是一种气流粉体杀菌设备上使用的输送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食品卫生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食品进行无害化灭菌处理和包装,也越来越引起政府和人们的关注。灭菌设备一般是指消除产品上的微生物和致病菌,使其数量降低到允许范围内的机器;如何灭菌合格但又能更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天然色、香、味等特性和一些生理活性成分,满足现代人生活要求,这是食品和食品原料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在食品和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中,灭菌工艺及设备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在食品和食品原料粉体灭菌大多还采用蒸汽分段加热灭菌或采用射线辐射灭菌。蒸汽分段加热灭菌效率较低,灭菌时间长(30分钟以上),灭菌后的干燥、包装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射线辐射灭菌对食品和食品原料粉体可能会产生辐射残留,尽管尚无定论,但有的国家,如欧盟已要求采用射线辐射灭菌的食品,在外包装上必须注明,让消费者知情并做出选择,因此,采用射线辐射灭菌的食品的销量已受到影响。为此我公司研发了气流粉体灭菌设备,采用高温过热蒸汽(160-180℃,蒸汽压力0.2Mpa)对食品粉体进行自动连续灭菌的设备。由于在输送管道中加热灭菌,而外界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如果采用现有普通管道结构,其内壁容易冷凝,冷凝水浸润周边的粉料产生结块沉积,势必影响和阻碍蒸汽与粉体的混合气流运行,会造成管路堵塞,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气流粉体灭菌设备输送管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保温效果好、管路畅通的气流粉体杀菌设备的双层输送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粉体输送管、岩棉保温层,所述的粉体输送管上套设有同心的外套管,在粉体输送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夹空层,岩棉保温层设置在外套管上。
为了使保温效果更佳,所述岩棉保温层外表面设有锡箔纸保温层。
为了保证粉料输送管内的温度,所述夹空层的截面大于粉体输送管的截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粉料输送管内输送粉体和蒸汽混合体,在夹空层内通入循环流动的热空气,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一是热空气可以起到对粉料输送管保温作用,使粉体输送管内壁有较高的温度,不会产生冷凝结露现象,管壁周边的粉料不会产生结块沉积,能保证管路畅通及粉体正常流动;二是粉料输送管保温效果好,在输送过程中热量损失小、加热时间短、温度高、杀菌效果好;三是由于粉料输送管不会产生堵塞,能确保设备连续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流粉体杀菌设备的双层输送管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粉体输送管2、岩棉保温层4,所述的粉体输送管2上套设有同心的外套管1,在粉体输送管2与外套管1之间形成夹空层3,夹空层3的截面大于粉体输送管2的截面,岩棉保温层4设置在外套管1上,所述岩棉保温层4外表面设有锡箔纸保温层5。使用时在粉料输送管2内输送粉体和蒸汽混合体,在夹空层3内通入循环流动的热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辰涂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辰涂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驱动线路的集成封装LED光源
- 下一篇:用于离合器主缸的缸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