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防撞浮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7520.5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65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成光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E02B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2231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浮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的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船舶防撞浮标,特别适用于游艇、快艇。
背景技术
船舶在行使过程中有时会与其他物体或船只碰撞,特别是靠岸的时候,更容易与码头发生碰撞。现有船舶经常在船体四周悬挂、捆绑废旧轮胎,以达到碰撞时缓冲的目的,但影响美观,特别是对于游艇和快艇来说,废旧轮胎显得更加不适合。
目前对船舶防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船舶自身的防撞护舷条和在码头安装防撞装置这两方面。比如公开号为CN 266850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拆式船艇防撞护舷条,包括防撞架条和防撞橡胶条,防撞架条呈“凹”形,防撞橡胶条呈“凸”形,固定在防撞架条的凹槽内,防撞架条通过螺丝固定在船体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观美观,简单实用的船舶防撞浮标,在船舶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
一种船舶防撞浮标,包括筒身及设置在筒身上的固定结构,筒身中空,内充气体,具有弹性。
防撞浮标一般采用聚氯乙烯(PVC)材料制成,使其具有耐腐蚀、耐磨的特点。筒身中空、内充空气,使浮标具有弹性,起到很好的防撞缓冲作用;作为一种改进,可在筒身上设置打气孔,方便控制筒身内气体的多少。
所述的筒身可以做成各种形状,一般做成胶囊形。
所述的筒身上设有若干条加强筋,以增大筒身的摩擦力,增强筒身的牢度。加强筋可以沿着筒身长度方向平均设置几条,也可以在筒身两端围绕筒身设置。
所述的筒身上用于将浮标固定在船体上的固定结构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筒身两端各设有一个带孔突耳,带孔突耳用于将浮标用绳索等固定在船身上。
所述的筒身上用于将浮标固定在船体上的固定结构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筒身具有沿筒身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此时筒身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将绳索从通孔中穿过,可以将浮标固定在船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浮标规格无需很大,轻巧方便,使用时可以采取多个串联的方式,用绳索固定即可,并且随时可以拆除;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绘制各种颜色、图案,外观美观;不仅可以在船上使用,也可以在码头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突耳的浮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带有突耳的浮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通孔的浮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船舶防撞浮标,包括一个内充气体、有弹性的PVC胶囊型筒身1,筒身1上设有打气孔3。筒身1两端的弧面上各设有一个带孔突耳2,筒身1上沿着筒身长度方向设有八条平均分布的加强筋5。
如图2所示,另一种带突耳的船舶防撞浮标,其他与图1所示的浮标相同,只是加强筋5的设置不同,该浮标在筒身1的两端,围绕筒身,各设有一圈加强筋。
如图3所示的一种船舶防撞浮标,包括一个内充气体、有弹性的PVC筒身1,沿着筒身长度方向设有通孔4,此时,筒身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并且,筒身1上同样沿着筒身长度方向设有八条平均分布的加强筋5。
使用时,绳索穿过突耳上的孔或者浮标上的通孔,将浮标,或若干个浮标串联起来,再固定在船体一周需要的部位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成光,未经李成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反复折扁、复原的扁方盒
- 下一篇:汽车翻转驾驶室锁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