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7140.1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8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良;贾挺云;林小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动车控制器的电路,均有一支康铜丝作为电流取样的电路来驱动电感式双向电表头。传统电动车控制器上的康铜丝位于电路板的正面(焊元气件的一面,也即朝向控制器的安装板一侧的面),这样不仅增加了电路板正面的密集度,而且还产生了较大的热量,使电路板上的热量更不容易及时散尽,会在电路板上慢慢积累热量,长时间大功率行车可能会超出康铜丝最大承受的温度,从而导致康铜丝损坏;即使不能使康铜丝损坏也会降低它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和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上因康铜丝的安装位置关系造成的散热不佳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良好,从而有效提高控制器的使用寿命的电动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有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电路板以及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康铜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康铜丝焊接在电路板的背面,在与电路板的背面相对的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一长条形凹槽,康铜丝嵌置于该条长形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二条平行的凸筋,该两条凸筋之间的间隙即构成所述的长条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长条形凹槽的两端设有与康铜丝的两竖直的脚柱相适配的圆柱槽。
进一步,所述的外壳的内壁上对应于康铜丝位置设有方块凸台,所述的长条形凹槽设在该方块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的长条形凹槽的两端设有与康铜丝的两竖直的脚柱相适配的圆柱槽构成哑铃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康铜丝位于电路板的背面且康铜丝嵌置在外壳的凹槽内,因此康铜丝所产生的热量能很快从外壳上散发出去,正是因为热量能够及时散出,所以装置有本控制器的电动车可以长时间大功率的工作,不致康铜丝周围的焊锡被烫融,给电路板的正常工作带来隐患,也从而降低了故障率。另外将康铜丝设置在电路板的背面,也减少了电路板正面(焊元气件的一面)各元气件产生的热量不能快速散尽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控制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实施例,包括有外壳1,安装于外壳内的电路板2以及焊接在电路板的背面的的康铜丝21(以电路板的焊接如电容、电阻、IC等元件的那一面为正面,图3中并未视出这些元件),在与电路板2的背面相对的外壳1的内壁11上设有一长条形凹槽12,康铜丝21嵌置于该长条形凹槽12内,由图可知,该长条形凹槽12是由外壳1的内壁11上设有二条平行的凸筋13之间的间隙形成的,而由于康铜丝21是焊接在电路板2上的,即康铜丝21的两脚柱21上需焊有焊锡,因此该两脚柱21的直径要大于康铜丝的直径,所以在长条形凹槽12的两端设有与康铜丝2的两竖直的脚柱相适配的圆柱槽以便于焊有焊锡的脚柱能够刚好嵌置在凹槽,并且这样保证了康铜丝与凹槽的壁面具有最小的间隙,从而有利用康铜丝上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从外壳上散发出去。
本实用新型中长条形凹槽当然也可以设在外壳的内壁上对应于康铜丝位置所凸长的方块凸台上,然后在长条形凹槽的两端设有与康铜丝的两竖直的脚柱相适配的圆柱槽构成哑铃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长条形凹槽当然也可以为通直的长方形凹槽,但是这样需要将该凹槽的宽度设成比康铜丝的直径大(这样才能容得下康铜丝的两脚柱),这使得康铜丝的横向桥部与凹槽的壁面间隙过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散热性能,但是即使采用这种方式也仍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总而言之以上的所结合附图所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所做的改进都理所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覆膜打孔联合穴播机
- 下一篇:滑动式枢纽器的弹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