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夹紧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7117.2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谭德利;陆青峰;傅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123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电流 试验 出线 夹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夹紧机构,属于机械工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夹紧机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气缸1、支撑板5、接线板4、水平连接板3、压紧气缸2所构组成。支撑板5固定在气缸1上,接线板4通过连接板3与压紧气缸2连接。接线板4与外部电源连接。在夹紧过程中,压紧气缸2收缩,使接线板4与断路器16上的出线排15接触;同时气缸1张开,使支撑板5与断路器出线排15接触。在放松过程时,压紧气缸2张开,使接线板4与断路器出线排15脱离接触;同时气缸1收缩,使支撑板5与断路器出线排15脱离接触。这种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夹紧机构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一)、压紧气缸2和气缸1在工作时,支撑板5和接线板4与断路器出线排15的接触时间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导致断路器出线排15弯曲、变形。(二)、压紧气缸2和气缸1在工作时,由于压紧/支撑力的不同,一方面造成出线排15弯曲、变形的现象,另一方面使连接板3与断路器出线排15不能可靠接触,加剧连接处发热现象。(三)、该机构由于横向距离较大,不能采用三个独立机构同时对断路器进行三相大电流测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压紧力大,并能同时进行三相大电流测试,且使用寿命长的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夹紧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采用单气缸推动上下两组平行设置的四连杆机构结构,以实现对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同步、可靠的夹紧。其具体结构包括气缸1、纵向连接板6、拉杆7、固定板8、连杆9、连杆10、连杆11、连杆12、固定板13、上(下)铜触头14;其中,连杆9、连杆10、连杆1、连杆12,分别构成上下两组平行设置的四连杆机构;气缸1通过纵向连接板6、拉杆7推动上下两组平行设置的四连杆机构,使上下连杆11、12的杆端出线排15相接触,以完成对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同步、可靠的夹紧。
经过上述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压紧力大,它不仅保证了对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同步、可靠的夹紧,而且减小了机构的横向距离,实现了对断路器同时进行三相大电流测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缸 2-压紧气缸 3-水平连接板 4-接线板5-支撑板 6-纵向连接板 7-拉杆 8-固定板 9-连杆10-连杆 11-连杆 12-连杆 13-固定板 14-上(下)铜触头15-出线排 16-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大电流试验出线排夹紧机构,包括气缸1、纵向连接板6、拉杆7、固定板8、连杆9、连杆10、连杆11、连杆12、固定板13、上(下)铜触头14等部分;其中,连杆9、连杆10、连杆11、连杆12,分别构成上下两组平行设置的四连杆机构;气缸1通过纵向连接板6,上、下拉杆7,并穿过固定板8,经铰链分别与连杆9、连杆10、连杆11、连杆12相连接;连杆11、连杆12穿过固定板13;连杆12的一端与外部大电流设备联结的上(下)铜触头14相连,其间采用绝缘材料隔离绝缘。
工作时,拉杆7随着气缸1推进(缩回)而推进(缩回)。当拉杆7推进时,连杆11、12靠近出线排端向内收缩,实现与出线排15的同步接触。当拉杆3缩回时,连杆11、12靠近出线排15端向外张开,实现与出线排15的同步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