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圆锥滚子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17028.8 | 申请日: | 2009-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4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环宇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58;F16C33/36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525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特别是一种车用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工业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各种汽车为降低油耗,设计纷纷向轻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对轴承的要求多采用能承受径向、轴向联合负荷力的圆锥滚子轴承。与球轴承相比,在结构上虽然圆锥滚子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大、可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汽车、铁路货车、轧机、工程机械、机床、飞机起落架、农机、水泵、矿山等行业,但是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端面和内圈大挡边在承受接触载荷时常伴有滑动,比球轴承摩擦力矩大,易导致轴承早期失效,失效形式主要是接触疲劳、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车用圆锥滚子轴承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车用圆锥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用圆锥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子和保持架,所述的保持架设置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所述的轴承外圈内表面上设有外沟道,轴承内圈内表面上设有内沟道,所述的滚子位于外沟道和内沟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沟道、内沟道与滚子均呈对数双曲线形状接触。
在上述的车用圆锥滚子轴承中,所述的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和滚子呈采用对数双曲线形状的凸出量根据轴承型号和载荷而定,其母线凸度包含:轴承内圈母线、轴承外圈母线、滚子母线的凸型和凸出量。
在上述的车用圆锥滚子轴承中,所述的内沟道的凸型呈对数双曲线形状。
在上述的车用圆锥滚子轴承中,所述的外沟道的凸型呈对数双曲线形状。
在上述的车用圆锥滚子轴承中,所述的滚子外径的凸型呈对数双曲线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在不改变圆锥滚子轴承设计结构,不减少轴承额定负荷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沟道面和滚子外径的凸度,合理选择凸度形状,这样既降低摩擦力矩,也减少了轴承在工作状态下因不可避免的内外圈不重合产生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轴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剖视图。
图3是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剖视图。
图4是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的剖视图。
图5是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滚子的剖视图。
图中:1、轴承内圈;11、内沟道;2、轴承外圈;21、外沟道;3、滚子;4、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滚子3和保持架4,保持架4设置在轴承内圈1与轴承外圈2之间。在轴承外圈2内表面上设有外沟道21,轴承内圈1内表面上设有内沟道11,滚子3位于外沟道21和内沟道11之间,轴承外圈2沟道、轴承内圈1沟道与滚子3都呈对数双曲线形状接触。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和滚子3呈采用对数双曲线形状的凸出量根据轴承型号和载荷而定,其母线凸度包含: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滚子3母线的凸型和凸出量。轴承内圈1内沟道11的凸型呈对数双曲线形状,轴承外圈2外沟道21的凸型呈对数双曲线形状,滚子3外径的凸型呈对数双曲线形状。
本车用圆锥滚子轴承在不减少轴承额定负荷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内沟道11、外沟道21和滚子3凸度,合理选择凸度形状,有效控制滚子3球基面半径散差和挡边角度,降低挡边和球基面粗糙度,可大幅度降低圆锥滚子轴承摩擦力矩,减少轴承的疲劳损坏,提高其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环宇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环宇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7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