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伏式高压机油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6773.0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定华 |
主分类号: | F16N3/08 | 分类号: | F16N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181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伏 高压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枪,用于机器设备润滑加油。
背景技术
机油枪是一种常用的注油工具,其通常是由注油装置和贮油装置组成,注油装置往往包括有枪体、喷杆、喷嘴、活塞、活塞杆、吸管以及扳手等,其中在枪体中制有注油活塞缸,活塞缸中安装活塞和复位弹簧,连接活塞的活塞杆与扳手相配合。贮油装置为一油罐,油罐内安装吸管,它通过连接盖与枪体相连。用手扳动扳手压缩活塞杆和活塞,注油活塞缸腔内成负压,经吸管从油罐中吸油,再将油注入油管后到达喷杆,再从喷嘴的喷油孔喷出。
但目前这种结构的机油枪,由于其注油装置除了吸管外都位于贮油装置的外部,设在油罐的上面,因此除了枪体、连接盖与油罐三者之间存在密封性的问题外,喷杆与枪体、枪体活塞缸与活塞之间的密封性也较难保证,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油会从缝隙处渗出。另外由于密闭性不好,空气要通过缝隙进入油罐内,造成打不出油,使机油枪无法工作。还有注油装置是通过油罐内的吸管吸油,因此很难将最底部的油吸入,用油不彻底,存在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潜伏式机高压机油枪,注油装置采用内置式设计,消除因密封性不好而带来的渗漏雨和打不出油等的现象,并且做到用油彻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潜伏式高压机油枪,包括贮油装置和注油装置,贮油装置为一油罐,注油装置包括有扳手以及头部装有喷嘴的喷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油装置还包括有设在油罐内部的一油泵总成,该油泵总成包括有一泵体,泵体具有两个纵向设置的油腔,两油腔通过侧部的开口相通;其中一个油腔为将油罐内的油吸入的进油腔,进油腔内设有活塞,活塞的底部弹性支撑有复位弹簧,连接活塞的活塞杆穿过油罐的开口后与设在油罐上的扳手传动相连,并且活塞杆与油罐开口之间设有密封件,进油腔的底部开口连接有螺帽,螺帽上制有吸油孔,吸油孔中安装有单向阀;另一油腔为将进油腔内的油注入至喷杆的出油腔,出油腔内装有钢珠和弹簧组成的单向阀,所述油罐内部制有连通喷杆和出油腔的出油通道,喷杆与出油通道的开口密封连接。
前述结构的机油枪,其所述的扳手枢设在油罐上,扳手顶部的下面有一通过扳手带动与扳手反方向枢转的传动件,该传动件一端压在活塞杆上,另一端枢设在油罐上。
前述结构的机油枪,其所述的油罐底部敞开,安装有底盖;油罐顶部制有所述的可供活塞杆穿过的开口、与喷杆连接用的枪管、加油孔,以及用以枢设扳手和传动件的两凸台,加油孔上装有密封盖;油罐内部制有与出油腔相嵌接用的圆管,圆管的通孔连通枪管部的通孔构成所述的出油通道。
前述结构的机油枪,前所述的活塞采用带有轴向通孔的橡胶皮碗,活塞杆的一头加工有螺纹,穿过皮碗的通孔后与一螺母联接固定。
前述结构的机油枪,其所述的安装在吸油孔中的单向阀包括一装在吸油孔上的钢珠,以及装在螺帽中用以限制钢珠移动距离的限位片。
前述结构的机油枪,其所述的螺帽底部有向下延设形成的凸缘,凸缘的底部沿周向设有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注油机构采用内置式,利用活塞杆在泵体中往复推动活塞来完成可靠的吸油和注油过程,消除了因密封性不好而带来的渗漏雨和打不出油等的现象,油罐密闭性好,操作灵活、加油方便,并且可完全将油罐内的油吸出,用油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潜伏式高压机油枪同贮油装置和注油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
贮油装置为一油罐1,油罐的底部敞开,安装有一底盖4,底盖4与油罐1之间可采用螺纹联接,并用密封圈或密封胶密封。油罐1的顶部成形有可供活塞杆19穿过的开口、与喷杆连接用的枪管22(出油输送管孔)、加油孔30以及用以枢设扳手25和传动件26的两凸台29、23,两凸台29、23均制有轴孔。加油孔30上装有密封盖31,机油从该孔加入油罐1内。油罐1的内部成形有与出油腔14相嵌接用的圆管34,圆管34的通孔连通枪管22的通孔构成连通喷杆21和出油腔14的出油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定华,未经吴定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