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谐振点火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6741.0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2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应建军;赵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蓝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英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谐振 点火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谐振点火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谐振点火电路的结构都较为复杂,例如在2007年10月3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1049052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谐振点火器电路,使用了开关点火分支和谐振点火分支。开关点火分支包括与开关节点(N1)串联连接的两个点火开关(M1、M2)。谐振点火分支包括点火线圈(L2)和点火变压器(T2)。点火线圈(L2)与开关节点(N1)和点火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串联连接。这样的点火升压机构采用耦合变压的方式,这不仅使得谐振点火电路结构复杂,而且使其重量较重,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且具有很高谐振电压的并联谐振点火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至少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所述电感L1和电容C1串联,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还包括电感L2和电容C2,所述电感L2和电容C2之间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还包括压敏电阻RYM,所述压敏电阻RYM并联在电感L1和电容C1上。谐振点火方式容易使点火电压串入全桥电路,损坏开关器件的现象,有了压敏电阻RYM就可以吸收浪涌电流,将高电压脉冲尖峰电压限制在规定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还包括电感L3和电感L4,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串接在电感L1和电容C1的两端。这样就可以吸收串入全桥回路的高频电流成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采用两级并联谐振点火方式,电感L1和电容C1谐振后在电容C1处产生高压,然后电感L2和电容C2谐振,在电容C2处输出更高的启动电压,由此达到了点火启动的目的,同时结构上得到简化,使得并联谐振点火电路体积小、重量轻。由于电感L1和电感L2之间的耦合,使得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输出电压比单级并联点火方式产生的电压提高(n+1)倍以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关频率与谐振频率相差较大时,产生的谐振电压不足以使灯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并联谐振点火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包括了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容C1、电容C2,以及压敏电阻RYM。电感L1、电感L3、电感L4和电容C1串联在一起,在电感L3的一端作为输入端VS1,在电感L4的一端作为输入端VS1。压敏电阻RYM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以及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它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以及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这样压敏电阻RYM并联在电感L1和电容C1上。电感L2和电容C2之间串联后并联在电容C1上,电容C2的两端作为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并联谐振点火电路采用两级并联谐振点火方式,在点火之前,等效为一个无穷大电阻,即开路状态,电感L1和电容C1谐振,在电容C1产生高压,然后,电感L2和电容C2,在电容C2的两端输出更高的启动电压。由于电感L1和电感L2之间的耦合,使得该并联谐振点火电路输出电压比单级并联点火方式产生的电压提高(n+1)倍以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关频率与谐振频率相差较大时,产生的谐振电压不足以使灯启动的问题。
针对谐振点火方式容易使点火电压串入全桥电路,损坏开关器件的现象,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针对高电压脉冲,本实用新型采用压敏电阻RYM吸收浪涌电流,并将输入端VS1和VS2的高脉冲尖峰电压限制在规定范围。同时,在VS1和VS2两端串联电感L3、电感L4,从而吸收串入全桥回路的高频电流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蓝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蓝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