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墙纤维装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6326.5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章琳;覃佐东;陈集双;胡杭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3/08 | 分类号: | E04F1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 祺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墙 纤维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墙纤维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开发的护墙装饰板一般是以木质材料、塑料为基材复合而成的,它可代替木墙裙、壁纸、墙砖等墙体材料,使用范围广泛。而市场上现有的木质护墙装饰板一般以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等木质材料为基材,这些基材厚度较大,不但导致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木材料,还会使所得的木质护墙装饰板占据一定的室内空间。另外,这些木质护墙装饰板主要是在基材上进行涂饰装饰及表面机械加工等二次加工的方式来进行表面装饰,这样不仅增加了生产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所得的木质装饰板虽然美观,但由于表面花纹是平面的,欠缺立体美感。且该种木质护墙装饰板的反面由于缺乏粗糙度而难以在墙面上安装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安装方便、且具有立体图案的内墙纤维装饰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墙纤维装饰板,包括均由植物纤维制成的板体、花纹形凸部和凹部,在板体的正面设置至少一个的花纹形凸部,在板体的反面设置与花纹形凸部相对应的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的改进:板体的正面为光滑型表面,板体的反面为粗糙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的进一步改进:花纹形凸部的最高点与板体的正面之间的距离为1~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的进一步改进:板体的厚度为2~3mm。
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采用了植物纤维作为基材,因此具有整体厚度薄的特点,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用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装饰室内墙壁,即美化环境、又不会占据室内空间。由于板体的正面设有若干个的花纹形凸部,这若干个的花纹形凸部组成的图案极具立体美感。由于板体的反面为粗糙型表面,因此容易使整块内墙纤维装饰板贴附在墙面上,便于安装工人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由于采用一次成型的加工方式制成,因此具有制作工艺简单、工期短、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可广泛用于制作影剧院、图书馆、报告厅、商场、歌厅酒吧等公共服务场所或家庭装修的背景用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墙纤维装饰板的剖面结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给出了一种内墙纤维装饰板,包括均由植物纤维制成的板体1、花纹形凸部2和凹部3,在板体1的正面11设置若干个的花纹形凸部2,这若干个的花纹形凸部3组成具有立体感的图案。在板体1的反面12设置与花纹形凸部2相对应的凹部3,即每个花纹形凸部2对应一个凹部3。板体1的正面11为光滑型表面,板体1的反面12为粗糙型表面。花纹形凸部2的最高点与板体1的正面11之间的距离为1~30mm,例如为2mm。板体1的厚度为2~3mm,例如为3mm。该板体1、花纹形凸部2和凹部3是利用压机一次压制成型,从而形成了内墙纤维装饰板。
上述内墙纤维装饰板的制作工艺如下:
1、以下面任意一种植物纤维的浆料作为制作内墙纤维装饰板的原料:
①、竹浆;
②、木浆;
③、竹浆与一定比例的草浆(或者麦秆浆、蔗浆等)混合而成的混合浆;例如,竹浆与草浆按照7∶3的重量比混合;
④、木浆与一定比例的草浆(或者麦秆浆、蔗浆等)混合而成的混合浆;例如,木浆与草浆按照7∶3的重量比混合。
2、将上述植物纤维的浆料放入模具中,利用压机压制成型。由于能直接依靠植物纤维之间的氢键在高温高压高湿下结合成型,因此压制成型过程中不添加粘胶剂,能确保所得的内墙纤维装饰板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设置上模具为光滑面,设置下模具为粗糙面;从而使制成的板体1的正面11为光滑型表面,板体1的反面12为粗糙型表面。板体1的正面11设计成光滑型表面的目的是:使内墙纤维装饰板在实际使用时,不但更具有美感,而且还容易清洁和维护保养。板体1的反面12设计成粗糙面的目的是:由于板体1的反面12是与墙面相接触的,一定的粗糙度能使整个板体1更容易贴附在墙壁上,从而方便安装工人的安装。
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花纹形凸部2,从而形成客户所需的各种具有立体感的图案。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