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6049.8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5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军;姜达利;王瑜;王化;谢鹏林;刘东;张洪江;王和忠;欧建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18;H02B1/2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低压 综合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装置,尤其是一种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综合配电箱一般只具有电能分配、传统接触式器式无功补偿功能,也有加装TTU配电监测终端,但体积庞大。还存在以下缺点,能耗大,温升高:由于无功补偿系统中的接触器做为投切开关,发热多,能耗大,箱体内温升高,易损坏。可靠性低:无功控制采用集中控制,接点多,控制易出故障就导致所有无功补偿电容器不能工作。另外,箱体内温升高,加装的配变监测装置、控制装置易损坏。体积庞大,存在安全患:由于采用传统金属外壳,为了保证绝缘,箱体体积大,另外,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若不可靠易引起触电事故,有安全隐患。数字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在线实时联网运行监测。由于没有监测、计量、温控、防盗等系统,或者分装各系统空间上无法实现,成本上也不经济,导致传统低压综合配电箱无法满足现代配电网对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实现实时化、数字化的要求。安装不易,检修困难。由于没有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安装与检修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小、温升低、体积小、可靠性高、安装检修方便、可实时监控的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包括有外壳、电能分配模块、无功补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盗模块、温控模块、监测计量控制终端,所述无功补偿模块、防盗模块、温控模块、电能分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监测计量控制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监测计量控制终端与后台配电管理系统连接,构成信号数字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无功补偿模块包括有若干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所述的监测计量控制终端与独立的通讯模块连接,通讯模块与后台配电管理系统连接,通讯模块与监测计量控制终端和后台配电管理系统之间相互传递信号。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壳为SMC片式模塑料复合材料壳体。
上述结构是针对我国配电网的实际需要而专门设计的新一代高科技智能多功能综合配电箱,安装在配电变压器出线侧,一般位于杆变下方或配电变压器旁边,尤其在农村与乡镇配电网最为常用。具有电能分配、电能质量监测、电能计量、无功补偿、防盗、温度控制、继电保护、通讯及配电数字化管理终端等功能的综合配电装置。数字化低压综合配电箱可以将电能质量数据、电能计量数据、配电箱地理数据、无功补偿运行状态数据通过GPRS模块传到后台配电管理系统,方便生产技术、用电、检修人员进行动态实时管理。实现了配电箱所在用电终端电能质量监测、电能计量管理、电能质量改善等功能一体化。设备高度集成、节能小型、远程智能、维护方便。对于状态检修(设备故障定位)、无功管理、用电监测、配网降损、电能分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重复投资、节能降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配电网数字化、信息化和技术升级的理想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阀
- 下一篇:一种慢速出料型的利于充分混合的双螺旋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