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的薄膜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875.0 | 申请日: | 200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5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薛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迪华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浙江省瑞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膜机 薄膜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吹膜机薄膜冷却装置的改进发明,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进行循环冷却的吹膜机薄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吹膜机冷却装置是采用高压风机吹进外冷风环来进行薄膜外部冷却,其不足之处在于冷却效果不明显、产量提不高、薄膜厚度难控制、且薄膜透明度不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能明显提高产量、且薄膜厚度可控制在正负4毫米以内的薄膜冷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吹膜机的薄膜冷却装置,具有风机,所述风机配装有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冷却装置还包括有一内冷却系统,该内冷却系统由冷水机、散热器、冷风管组成,冷水机通过管路与散热器连接,风机与散热器相配合,所述冷风管包括有进风管和排风管,排风管配装有排风机,而外冷却系统则是外冷风机的风吹进风环用来对薄膜外部冷却并起到定型作用.
所述薄膜冷却装置配装有超声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薄膜冷却装置设置成为内外同时冷却的结构,且内冷却系统可以进行循环,以此使薄膜内部温度保持稳定,而可以达到吹膜厚度可控制的目的,并且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控膜泡直径,随时自动调节进风量和排风量,从而使膜泡里的气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不仅冷却效果明显,而且产量提高了,透明度也增加了,同时保证薄膜厚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两个高压风机、冷水机6、散热器7、外冷风环2,内冷却系统组成,外冷风机的风吹进外冷风环2,用来对薄膜外部冷却,对膜泡5起到支撑和冷却和定型作用,冷水机的冷水流入散热器里,一台高压风机的风吹进散热器,出来的冷风经过模头下的三个通道进入膜泡中,对膜泡的内壁进行冷却,同时另外三个排风通道在另一台排风风机的作用下把热气排出,超声波传感器3实时监控膜泡直径,随时自动调节进风量和排风量,从而使膜泡里的气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保证薄膜厚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内冷是由冷水机6提供的循环水进入到散热器7中,内冷高压风机8吹出的风经散热器7后形成冷风,通过膜头1下方的A、B、C三个进风口进入膜泡5中,对膜泡5的内壁进行冷却,同时膜泡5中的热气流通过排气管4后,再经过模头1中的排气通道D、E、F,最后在排风机9的作用下把热气流排出,形成热交换,而进风量和排风量是由安装在膜泡5周边上的四个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控膜泡的直径把信号反馈给高压风机8和排风风机9来控制进风量和排风量,从而使膜泡里的气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迪华,未经薛迪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负载与推进力自适应液压钻机
- 下一篇:吹膜机的自动收卷卸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