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油气泵站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5020.8 | 申请日: | 200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姚会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会法 |
| 主分类号: | F15B1/027 | 分类号: | F15B1/027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浙军 |
| 地址: | 311251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油气 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于油压、气压共用的机器设备,具体是一种液压油气泵站。
背景技术
目前,凡需油压、气压作驱动的设备,都配备油压泵、空压泵作动力源,该设备造价高,装机容量大,故障率高,而且空压泵工作时带有高噪音,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气泵站,可使油压泵产生油压,而且产生气压,单独配备油压泵,可以减少设备造机和装机功率,取消了空压泵带来的故障率和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液压油气泵站,包括有油压泵、油缸、油缸固定板、气缸、气缸固定板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油缸固定在油缸固定板上,气缸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活塞杆连接油缸内的油缸活塞和气缸内的气缸活塞,油压泵上设置有电磁阀,油压泵上有两根油管分别与油缸的左右腔连接,气缸上具有常压空气入口、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并通过出气单向阀与储气筒连接,压力气体通过出口控制阀可对外气压驱动。
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液压油气泵,可单独配备油压泵作为动力源,使油压泵产生油压的同时还产生气压,省掉空压泵,适合油气必用且气压容量较小的设备,这样不仅减少设备造机和装机功率,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不再出现空压泵工作时的噪音环境,也节省了空压泵存放所占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油气泵站,包括有油压泵1、油缸2、油缸固定板3、气缸4、气缸固定板5和活塞杆6,油缸2固定在油缸固定板3上,气缸4固定在气缸固定板5上,活塞杆6连接油缸内的油缸活塞21和气缸内的气缸活塞41,油压泵1上设置有电磁阀11,油压泵1上有两根油管12、13分别与油缸2的左右腔连接,气缸4上具有常压空气入口42、进气单向阀43和出气单向阀44。所述的气缸4通过出气单向阀44连接有储气筒7,压力气体通过出口控制阀可对外气压驱动。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设备要求,不配置储气筒7,可以采用其他直接将气缸与气压负载相连通的方式。
储气过程(即油压气压都处于常闭状态),常压空气通过进气单向阀43进入气缸,油压泵1工作的同时,关闭进气单向阀43。油压通过平时常通的电磁阀11和油管12向油缸2的右腔供油,推动活塞杆6迫使油缸活塞21左移,把气缸4内常压气体压缩,压缩到气压高于储气筒压力时,打开并通过出气单向阀44进入储气筒。当气缸活塞41左移到终点时,打开进气单向阀43和电磁阀11得电工作,使油压转变为通过油管13向油缸2的左腔供油,推动活塞杆6迫使油缸活塞21右移,同时常压空气也跟随进入气缸4,当油缸活塞21右移到终点时,又关闭进气单向阀43和电磁阀11失电重复原位。油压泵1又回到向油缸2的右腔供油,直至储气筒7由气压达到设定值,油压泵1停止工作。
当驱动负载需要气压时,打开压力气体出口控制阀向气压负载供气,直至储气筒7气压又低于设定值时,油压泵又开始工作,重新上述的储气过程。对于驱动小气容量的设备负载,出气单向阀44直接与负载相连,不配置储气筒7,可提供给气压负载无级气压,使得负载驱动无冲击现象,更趋平稳。
当驱动负载需要油压时,电磁阀14工作,接通油压泵1油管15,关闭油管12,直接向所需的油压驱动负载供油,直至驱动完毕,电池阀14失电重新复位,油压泵1油压又回到原位和油缸2右腔相通。此时,储气筒气压如低于设定值,油压泵1又开始工作,重复储气过程。如此时,储气筒气压仍达到设定值,油压泵1停止工作。
综上所述,设备需用气压驱动负载或储气筒气压低于设定值时,本站油压泵1就实施储气过程。当设备需用油压驱动负载时,本站油压泵1工作负责供油停止储气过程,从而实现单独油压泵就可满足设备油压、气压驱动负载的双重需求。
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根据本站的工作原理,将本站部件分散安装在设备其他部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会法,未经姚会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式读书架
- 下一篇:钢带缠绕式汽车排气金属软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