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弹簧坐垫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4126.6 | 申请日: | 200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62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何贤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贤龙 |
主分类号: | A47C3/16 | 分类号: | A47C3/16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杰平 |
地址: | 321035浙江省金华市金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坐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特别是一种气弹簧坐垫。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和体弱者在没有他人搀扶下由站坐下时,或由坐站立时,是很费力的,稍不留神就会摔跤。现有的弹簧坐垫在使用时压缩与弹起之间的幅度较小,它不能为老人和体弱者在没有他人搀扶下由站坐下时或由坐站立时提供辅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弹簧坐垫在使用时不能为老人和体弱者在没有他人搀扶下由站坐下时或由坐站立时提供辅助力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为老人和体弱者在没有他人搀扶下由站坐下时或由坐站立时提供辅助力的气弹簧坐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气弹簧坐垫,它包括垫子、U形支架、气弹簧、底盘,其中,垫子的后端与底盘的后端之间为铰链连接,U形支架的两端与底盘之间为铰链连接,U形支架中部与垫子的底部前侧之间为铰链连接,气弹簧设在垫子与底盘之间,气弹簧的头部与底盘之间为铰链连接,气弹簧的尾部与垫子之间为铰链连接。
在上述气弹簧坐垫中,垫子由海棉制成,垫子的底部设有托盘,U形支架中部通过轴座固定在托盘底部前侧,轴座与托盘底部之间固定在一起,U形支架的两端头部为销轴结构,U形支架两端上的销轴通过销轴座固定在底盘上,销轴座与底盘之间固定在一起。
在上述气弹簧坐垫中,在垫子底部托盘的后侧设有档位板,档位板底部中间设有定位槽板,在定位槽板上设有若干对定位口,档位板底部两侧设有呈L形的臂杆;气弹簧尾部的轴孔内装有挡位销,在挡位销的两侧各装有一个挡轮,挡位销的两端与定位槽板上的定位口相配合,装在挡位销两侧的挡轮与定位槽板上的定位槽相配合。
在上述气弹簧坐垫中,底盘上设有二根支杆,支杆呈L形,在支杆两端各设有一个轴孔,支杆固定在底盘上;气弹簧头部的轴孔内装有轴杆,轴杆的两端分别与二根支杆头部的轴孔相配合,二根支杆尾部与档位板底部两侧上的臂杆尾部之间通过销轴铰链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气弹簧坐垫中,在气弹簧头部与支杆头部之间的轴杆上设有套管。
在上述气弹簧坐垫中,在底盘上设有把手孔。
气弹簧坐垫使用时,不同体重人可按自己的重量调节使用。当使用者坐下时,气弹簧可提供在压缩时所产生的阻尼力帮助使用者缓慢坐下;当使用者站起时,气弹簧所提供的弹力可帮助使用者站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坐起来舒服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老人和体弱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弹簧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弹簧坐垫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弹簧坐垫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至附图3,一种气弹簧坐垫包括垫子1、档位板3、U形支架4、气弹簧5、轴杆6、底盘7、挡位销8,其中:
垫子1由海棉制成,垫子1的底部设有托盘2;档位板3顶部固定在托盘2底部后侧,档位板3底部中间设有定位槽板301,在定位槽板301上设有若干对定位口,档位板3底部两侧设有呈L形的臂杆302;U形支架4的两端头部为销轴结构,U形支架4两端上的销轴401通过销轴座11固定在底盘7上,销轴座11与底盘7之间通过螺栓14和螺母16固定,在底盘7上设有把手孔701;U形支架4中部通过轴座13固定在托盘2底部前侧,轴座13与托盘2底部之间通过螺栓14和螺母16固定;气弹簧5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轴孔,挡位销8插在气弹簧5尾部的轴孔内,在挡位销8的两侧各装有一个挡轮15,挡位销8与档位板3上的定位槽板301相配合,挡位销8的两端与定位槽板301上的定位口相配合,装在挡位销8两侧的挡轮15与定位槽板301上的定位槽相配合,当挡位销8的两端卡入在定位槽板301上的定位口内时,装在挡位销8两侧的挡轮15插在定位槽板301的定位槽内;底盘7上设有二根支杆10,支杆10呈L形,在支杆10两端各设有一个轴孔,支杆10通过螺栓14和螺母16固定在底盘7上;轴杆6的中间与气弹簧5头部的轴孔相配合,轴杆6的两端分别与二根支杆10头部的轴孔相配合,在气弹簧5头部与支杆10头部之间的轴杆6上设有套管12;二根支杆10尾部与档位板3底部两侧上的臂杆302尾部之间通过销轴9铰链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贤龙,未经何贤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