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外管尾部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4121.3 | 申请日: | 200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4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宇东 |
主分类号: | C03B23/207 | 分类号: | C03B23/207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关炳 |
地址: | 31441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空集 热管 尾部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外管尾部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真空集热管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真空集热管的生产过程中,外管尾部成型一般采用手工操作,先将管尾做在成半圆头,再在半圆头的中心位置对接一段细玻璃管,以便在后道对真空集热管抽真空之用。手工操作须在明火加热使外管管尾软化的情况下进行,工人劳动环境差、强度大,而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生产效率则较低,能耗也较大。CN 200999219Y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太阳能集热管圆头拉尾机,可同时对多个真空管外管的尾部进行加工,成型半圆头和对接细玻璃管一次完成,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也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然而,该太阳能集热管圆头拉尾机传动链条组的设置过于复杂,设备运行过程中,工件的输送与工件的处理间的协调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外管尾部成型机,它在实现真空管外管尾部半圆头和细玻璃管成型一次完成的同时,合理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件输送与处理过程协调性。
本实用新型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外管尾部成型机,包括机架、预热装置、加热装置和退火装置,一对设置在机架上且相互平行并在相应的传动装置作用下同步间歇式运行的用于工件输送的链条,至少一组分别位于机架两侧并在相应的传动装置作用下同轴心同步转动的管头机械手装置和管尾机械手装置,其中所述管尾机械手装置在相应的传动装置作用下作轴向前后运动;其特征在于,它分为四个区,所述的四个区处于同一轴线上,依次为下料区、预热区、成型区和成品区,所述的管头机械手装置和管尾机械手装置设置在成型区;并且还包括托管机构;所述托管机构设置在下料区、预热区和成型区三个区上,包括一对分别位于机架两侧且分别在管头机械手装置和管尾机械手装置内侧并在相应的传动装置作用下同步上下移动的托管架,在两托管架上设有若干呈相互对称且两两相邻并在相应的传动装置作用下同步转动的摩擦轮;所述预热装置设置在预热区且在设有管尾机械手装置一侧,用于成型前对工件尾部进行预热;所述加热装置和退火装置设置在成型区且在设有管尾机械手装置一侧,分别用于成型时对工件尾部进行加热和成型后对工件尾部进行退火;在所述的一对链条上设有呈相互对称且两两相邻的凸块,且所述凸块与所述托管架上的摩擦轮相对应,以便在两相邻凸块的间隔处搁置工件。
作为一种改进,它还包括递进机构,所述递进机构设置在下料区,包括一对分别位于托管架外侧的顶部呈锯齿状结构且相互对称并在相应的传动装置作用下同步上下移动的递进架,所述的锯齿状结构与所述托管架上的摩擦轮相对应,以便将工件逐一递进。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它还包括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下料区且在设有管头机械手装置一侧并位于递进架的外侧,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加热器、水冷器和退火器,用于下料使工件具有所需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机架上可设置一对相互平行的轨道,其中设置管尾机械手装置一侧的轨道固定,设置管头机械手装置一侧的轨道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可作横向移动,以便调节两轨道间的距离而适应不同长度工件加工的要求。控制部分可安装在设置管尾机械手装置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宇东,未经潘宇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段式热脱焦煤气发生炉
- 下一篇:紫外线滤水器控制装置及水压开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