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电击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3845.6 | 申请日: | 2009-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273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虞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凯 |
| 主分类号: | F41B15/04 | 分类号: | F41B15/04;F21V33/00;F21L4/02;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电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具有一种多功能电击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0520025700.2(授权公告号为CN279367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警用电击器,其在外壳的顶端设有强光炫目照射灯和电极,在外壳的侧面设有电击按钮、强光按钮和金属探测按钮,壳体内设有强光照明电路、远距离高压电弧产生电路和金属探测电路以及供电电池。该实用新型同时具有电击、照明和金属探测功能;其电击时的电压较高,可探测到周围5厘米范围内硬币大小的金属物。
但是上述多功能警用电击器没有报警功能,而且,在对手较强大时,也没有足够的措施钳制对方的作恶。
专利号为ZL90203253.4(授权公告号为CN2108265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警棍,其除了具有高压电击和照明功能外,还具有声音报警功能,但是该多功能电警棍仍然不具有使对方丧失作恶能力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对手暂时丧失作恶能力的多功能电击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闪光报警的多功能电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多功能电击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电击机构和照明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闪光机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控制上述机构工作与否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功能选择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上述各机构。
闪光机构能够发出强烈的刺眼的光芒,使对方在瞬间致盲,暂时失去作恶能力,给使用者制造自救或求救的时机。
为了简化该多功能电击器的内部结构,所述照明机构可以安装在PCB板上,所述PCB板上印刷有相互并联的照明电路和SOS闪烁电路。SOS闪烁电路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遭受袭击或野外受困时可以发出求救信号,及时向外界求救。
所述照明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LED灯;较好的,其可以采用6个相互并联的LED灯。
控制模块通过控制PCB板上各电路的通断从而控制各LED灯的启、闭,使得多个相互串联的LDE灯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交互闪烁,形成SOS求救信号或照明。
较好的,所述壳体上还可以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功能选择开关串联。
所述电击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电极和与之连接的、设置在壳体内的高压发生器;所述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闪光机构可以为闪光灯。
所述控制模块可以为印刷有控制电路的PCB板,这会使该多功能电击器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所述电源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以方便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闪光机构,可以在对方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发出刺眼的光芒,使得对手瞬时致盲,短暂的失去作恶能力,给使用者赢得自救或求救的时机;而SOS闪烁报警的设计,有效扩大了外界能够得知求救信号的范围,相对于声音报警来说,其传播范围更广,可以使外界更快地得知并即使救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多功能电击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上的两个高压电极6,由闪光灯4构成的闪光机构和由六个相互并联的LED灯组成的LED等组5;LED灯组连接设置在壳体1内的PCB板7;PCB板7上印刷有相互并联的照明电路和SOS闪烁电路,通过PCB板7来控制各LED灯的启、闭,以控制其照明的亮度和SOS求救信号的发出。LED灯组5和PCB板7构成了本实施例的照明机构。壳体1的侧面上设有功能选择开关推钮2和触发开关按钮3;功能选择开关推钮2的外侧面上设有对应于本多功能电击器各功能的标识,以方便使用者操作。壳体1的底盖15上设有充电插口13,充电插口13上盖有插口密封塞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凯,未经虞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3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振动器的封装粘接剂
- 下一篇:一种全铝焊接式热交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