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血针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3789.6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18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张蕾蕾;陈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国药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423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以一种采血针。
背景技术
医疗机构中使用的采血针大都为普通的注射针筒,采用普通针筒采血的成本高,而且使用过的针头很容易被人们二次使用,造成传染病的二次传染;当然,也有采用可完全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但是此类采血针往往结构复杂,对制作工艺的要求比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不易于推广,同时,现有的采血针不具备保护装置,使用者可能会不轻易间被针尖刺伤,安全性比较差,而且针尖裸露,细菌会包覆到针尖上,使用过程中细菌会污染使用者的血液,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卫生、可防止二次使用的采血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血针,包括有针套及设于针套内的针体,所述针体包括有针头及针头座,所述的针套内设有与针套呈滑移配合的滑动件及于针套卡接配合的底座,所述的针头及针头座设于滑动件与底座之间,针头座与底座呈间歇性卡接配合,底座与针头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滑动件朝向底座的一端与底座呈抵压撑开配合,构成针头座及针头与底座的脱离,所述的针套外设有透过滑动件延伸至针头处、并将针头包覆、且与针头座呈可断开式注塑的保护帽。
此项中滑动件与针套能够滑移配合,促使滑动件能够处于针套内轴向移动,底座与针头座的间歇性卡接配合则为针头座在特定的状态下与底座卡接配合,而在另一种状态下则与针头座脱离,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血针没有使用时针头座与底座呈卡接配合,而在使用时针头座则会脱离底座;而促使针头座与底座脱离则由滑动件移动抵压底座构成,这样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针头座带动针头一但脱离底座便不能再回复到原始位置,避免采血针重复使用,针套外设有透过滑动件延伸至针头处、并将针头包覆、且与针头座呈可断开式注塑的保护帽,这样设置一方便可防止针头外露将使用者刺伤,另一方便则可防止细菌包覆到针头上,安全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针套为两端开口的框体,针套内端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导轨,滑动件上与该导轨对应处设有导槽,构成滑动件与针套的滑移配合,所述的底座包括有底板及设于底板上的两块相对设置的挠性条,挠性条的顶端分别设有卡块,针套内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卡扣,底座上两挠性条上与卡扣的对应处设有卡钮,构成底座与针套的卡接配合,所述的针头座大体呈“T”形,针头座朝向底座的一端设有弹簧座,朝向滑动件的一端设有与挠性条顶端的卡块呈间歇性卡接配合的延伸凸块,所述滑动件朝向底座的一端为斜面,该斜面与挠性条抵压,构成两挠性条分别向外展开,针头座及针头与底座的脱离。
此项中的设置操作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滑动件的顶端对准人体需要采血的部位按压,滑动件的斜面抵压底座上的挠性条,两挠性条分别向外展开,针头座便会脱离挠性条的卡接,透过滑动件露出针套外,由于惯性针头在刺出后会即刻返回到针套内,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帽显露于针套外的一端上设有手柄,所述的滑动件由两片相互扣合的直板构成,两直板的内端面上设有导向槽,针头座上设有与该导向槽适配的导向块,所述针套的顶端设有限位块,滑动件的两侧边设有凸耳。
此项中保护帽显露于针套外的一端上设有手柄,这样设置是为了方便在使用时将保护帽拿掉,操作方便;所述的滑动件由两片相互扣合的直板构成,两直板的内端面上设有导向槽,针头座上设有与该导向槽适配的导向块,导向块及导向槽的设置则是为了使针头刺出时能够保持垂直,防止其刺偏而对人体造成损伤;针套的顶端设有限位块,滑动件的两侧边设有凸耳,这样设置是为了防止滑动件从针套内脱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国药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国药华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3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铋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螺旋滚道成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