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动腕表温度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13507.2 | 申请日: | 2009-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全;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义盛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10/00;G01K1/14;G01K1/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刘延鸿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温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腕表在温度测量的装置,所属运动装置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就健身而言的各种设备,如计步器、心率检测仪等健身所用的 设备,有的是佩戴在胸前加腕表的心率表,有的是戴在身上像个BB机样的计步器,有的 是戴在手上的计步器,由于功能单一,所掌握的运动着的数据较少,或实际佩戴时给运动 着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运动的数据又很难收集,因此,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和数据的收集很 难实现,或不易实现。如CN1670483A的电子计步器等就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之一,通过测量获得运动者的体温信息,以此替代通过让运动 者需佩带让人很不舒适的心率带来获得心率数据的方式,而得出的运动强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之二,结合计步的基本功能,找出较为适应运动者运动的运动 处方,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之三,如何判断测试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问题,从而作 为判断运动者的基本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之四,能够判断运动者所佩戴腕表的时间状况,从而解决因运 动者规避运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之五,通过体温的测试,提供给服务端在整天所获得的体温数 据,服务端可以通过运动者的各天数据,判断女性运动者是否来例假,从而给给运动者下 运动处方的基本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之六,可以及时知晓运动者是否发热,身体疾病,直接在腕表 中调整运动处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运动腕表温度测量装置是在运动腕表底部的体温传感器与手 腕面相触且体温传感器与运动腕表内的MC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位于运 动腕表上部且与运动腕表内的MC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装在运动腕表底部的体温传感器 安装在位于表底部边缘处,并凸出于表底平面。装在运动腕表底部的体温传感器所突出的 部分与表底部用相对导热系数低的材料装配在一起。
技术方案:运动腕表温度测量装置,它包括运动腕表,装在运动腕表底部的体温传感 器与手腕面相触且体温传感器与运动腕表内的MC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 位于运动腕表上部且与运动腕表内的MC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腕表通过温度的测量,获得运动者的体温信息及获 得运动强度信息;二是通过数据的采集,结合计步的基本功能,找出较为适应运动者运动 的运动处方,实现了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方式;三是其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作 为判断运动者的基本生理参数;四是通过判断运动者所佩戴腕表的时间,解决了因运动者 规避运动记录的情况;五是通过体温的测试,服务端可以通过运动者的各天数据,判断女 性运动者是否来例假,为此可作为服务端下运动处方的基本依据;六是通过本申请可以及 时知晓运动者是否发热,是否出现身体疾病,腕表直接对运动处方做一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运动腕表体温测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和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运动腕表体温测试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运动腕表的电路基本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运动腕表温度测量装置,它包括运动腕表,装在运动腕表 底部的体温传感器101与手腕面相触且体温传感器101与运动腕表内的MCU301的信号 输入端连接,环境温度传感器位于运动腕表上部且与运动腕表内的MCU301的信号输入 端连接。装在运动腕表底部的体温传感器101安装在位于表底部边缘处,并凸出于表底平 面。装在运动腕表底部的体温传感器101所突出的部分与表底部用相对导热系数低的材料 装配在一起。也就是说,是根据人体的特征,在手腕的上部一般比手腕的下部要粗的特点, 因而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更容易被皮肤所接触,加上较运动腕表的底部高出,很容易 置于皮肤,在边缘处还有底部接触,空气的流动可能较少,根据热传导理论,因空气流动 造成测试手腕温度差异较小,再利用图2所示的结构,以减少因运动腕表的接触面较大, 温度惯性和散热面较大,造成测量时间较长,以致不能体现运动状态下的动态体温测试的 真实效果。其中202选择温度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以便隔离大面积的热量消耗,203采 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204为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热电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义盛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义盛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3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手拆、可脱落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节能型自驱动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