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2845.4 | 申请日: | 200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4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谈兆奎;王虎;傅珠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剑宏 |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绍兴市人民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编织 三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属纺织机械配套部件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横机制造技术中,应用四段针(织针、针脚、弹簧针脚选针片)的高档电脑控制横机已相当成熟,但机构复杂、成本高。为此代替大量的手摇横机为目标,应用二段针(即织针和选针片)研制一种低成本、简易式电脑控制横机。但原有的二段针三角系统,其结构多采用如图5所示的形式,它包括安装在三角底板1’上的选针区A’和编织三角区B’二部分组成,在选针区A’内固定有左平针镶板4’,右平针镶板5’,受圈起针三角6’,可伸缩活动的: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及挺针三角14’均安装于选针区A’内,通过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及挺针三角14’动作来控制织针的动程,并配合移圈挺针三角15’来完成成圈、移圈等工作,但该电脑控制横机存在着下述缺陷:1、由于挺针三角14’设计在选针区A’内,使织针上升的全部动程在选针区A’内全部由选针片承担。由于二段针设计中,选针片在针槽中是悬空运动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影响了机速提高;2、在现有的简易式二段针横机中挺针三角14’均应用线性起针三角,且由于挺针三角都设计在选针区内,为了避开移圈时工作上的冲突;必须退出工作,这样造成以下弊病:a、线性起针三角对选针片踵的起始冲击力增大是造成折断其踵的重要因素。b、大大增加了选针片的工作动程,增加了控制机件,使横机的工作稳定性减少,成本增加,影响机速提高。本实用新型为克服这种缺点设计了一套成本低、稳定性好、机速高的简易式电脑横机编织三角系统能最大限度克服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的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包括三角底板1,以及置于三角底板1上的选针三角区A和编织三角区B,其特征在于:挺针三角14固装在三角底板1上的编织三角区B内,挺针三角14具有一个挺针面和一个受圈压针面,移圈挺针三角15紧挨挺针三角14的挺针面安装于三角底板1上,移圈挺针三角15可在三角底板1上伸缩活动,移圈压针三角16固定在移圈挺针三角15上方的三角底板1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
选针三角区A包括固定在三角底板1上的左下拉三角2、右下拉三角3、左平针镶板4、右平针镶板5、受圈起针三角6、左回针镶板9、右回针镶板10,左选针器11、右选针器12,在左选针器11、右选针器12内安装有选针刀片13,以及可以在三角底板1上伸缩活动的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组成。
编织三角区B还包括有固定在三角底板1上的左成圈三角17,右成圈三角18,左护针镶板19,右护针镶板20,左回针镶板21,右回针镶板22。
更进一步地设置为:
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设计成非线性的曲线三角,即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的起始段具有一个缓冲的角度,这个起始缓冲角可设置为小于30°,这样就可以减少对起针三角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把挺针三角直接固定在织针走针工作区,并把挺针三角的底面设计成受圈织针的压针面,把移圈挺针三角设计成能伸缩活动的并紧贴挺针三角面,当选中的选针片沿起针三角上升推动织针上升到移圈挺针三角或挺针三角工作到位时,织针就能沿着其工作面上升完成移圈(当移圈挺针三角进入工作);或完成编织成圈(当移圈挺针三角缩进底板退出工作时);这样选针区起针三角和选针片可设计成最小的上升动程。这样大大提高选针片工作中的稳定性。2、三角系统的起针三角的走针工作面设计程非线性三角,使选针片起始冲击角减少到30°以下,使选针片起始冲击受力大大减少,有利机速提高。3、三角系统仅用三只活动三角完成电控自动横机中的各种基本功能(除集圈外),减少了控制机件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性高,能提高机速减少故障增加产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编织走针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移圈走针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受圈走针示图;
图5是现有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