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色背景灯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2784.1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3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孙继明;史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佳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S4/00;F21S10/02;F21V23/00;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400浙江省余姚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背景灯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是一种变色背景灯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灯具的灯光颜色一般不可调节,其灯光颜色固定不变色的,用久了容易丧失新鲜感,不能很好体现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一些厂家生产和研发出了变色灯具,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ZL专利号95223670.2,授权公告日1996年12月25日,实用新型名称“遥控多彩变色灯”;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申请号200710034257.9,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发明名称“多功能照明灯具”。但是上述两款变色灯的结构简单,模式较为固定,智能化调节较差,不适用于墙体等背景的衬托和气氛的渲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的不足,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背景灯无线智能调色的变色背景灯控制器,解决现有灯具变色模式欠佳和背景灯变色的技术问题。具体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变色背景灯控制器,该背景灯为组装在带状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或硬性印刷电路板(PCB)上,所接负载为总功率小于50W的多组红、绿、蓝三种颜色LED灯串接而成LED灯带。该控制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发射高频调制脉冲波至接收器,接收器控制LED灯带上红、绿、蓝三种颜色LED灯的颜色变化。其设计要点是发射器壳体(1)设有红、绿、蓝三组颜色按键和键盘罩,发射器由专用编码芯片、高频三极管、晶振、电容、电感、天线、电阻构成,发射器设有高频发射端电路。按下发射器中红、绿、蓝三组颜色按键对应的颜色按键,发射器的高频发射端电路产生发射高频调制脉冲波,发射高频调制脉冲波传输至接收器的超再生接收模块JP1。接收器由单片机、MOS管、超再生接收模块、电容、电感构成,接收器设有LC-π型滤波电路;为了保证单片机可靠工作,采用π型LC滤波技术,经过滤波后给单片机供电,保证了程序可靠运行。
如图8所示,高频发送电路由两个高频三极管Q3、Q2和晶振Y1连接,天线发射部分由电容C5、电感L3、天线E1、电容C3、电阻R16连接,谐振电路由发射器的电感L2和接收器的电容C1的连接。发射器采用专用编码芯片EV1527,按键通过专用编码芯片EV1527编码后输出至高频发送端,由高频发射端电路产生的发射高频调制脉冲波发射至接收器的超再生接收模块JP1。
如图9所示,接收器的接收连接部分由超再生接收模块JP1的3针脚输出与单片机16F690的2针脚连接组成,单片机16F690的14、15、16针脚分别与对应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者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的场效应晶体管(MOS管)连接。接收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超再生接收模块JP1接到信号后传送至单片机16F690,经过单片机16F690解码后,控制的单片机16F690的14、15、16针脚输出高低电平,通过单片机16F690输出的高低电平控制MOS管Q1、Q2、Q3导通时间,从而控制灯光的亮暗程度。
所述发射器壳体的红、绿、蓝三组颜色按键设有对应的渐变按键和总开关按键、自动变色按键;键盘罩设有固定孔。红、绿、蓝每组渐变按键分为红光渐亮,红光渐暗;绿光渐亮,绿光渐暗;蓝光渐亮,蓝光渐暗。各组颜色的LED灯与各组渐变按键相对应,接收器接通直流5V电源后,即可用发射器进行控制。按住红、绿、蓝三组按键其中的任何一个渐变按键不放,LED灯的颜色就会自动变化,直至最亮或者最暗;总开关按键与自动变色按键按一下放开即可。
所述的键盘罩设有固定孔;所述的接收器壳体设有安装孔、电源线孔和散热孔。接收器壳体通过安装孔安装于固定物上,通过其中的两个电源线孔接入电源连接线,通过散热孔散发接收器工作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适用于酒店、家庭、舞台灯、广告牌等灯饰装修和气氛的烘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壳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键盘罩示意图,图中圆形孔眼为固定孔。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壳体示意图,图中壳体上的三个电源线孔任意两个作为电源输入端。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器电子线路图,图中虚线框为发射器的高频发射端电路。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器电子线路图。
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发射器壳体,2、渐变按键,3、总开关按键,4、自动变色按键,5、键盘罩,6、固定孔,7、接收器壳体,8、安装孔,9、电源线孔,10、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佳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佳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RP单据搜索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机电视的同步搜索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