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荷刹车总泵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2706.1 | 申请日: | 2009-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绿阳 |
| 主分类号: | B60T11/20 | 分类号: | B60T11/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王益新 |
| 地址: | 311826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荷刹车总泵。
背景技术
汽车的气制动阀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工作部件,它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气制动阀的种类很多,如同步制动阀,串联制动阀,刹车总泵等,目前刹车总泵主要采用的是双腔制动阀,通过刹车总泵,将压缩空气送到继动阀来控制开阀。刹车总泵是由驾驶员直接操作,通过刹车总泵,前部只需少量的压缩空气来控制后部的开阀,这控制气压就是前部的制动气压。如何使前后刹车同步,解除刹车也同步,关系到汽车行驶安全的大问题。传统的双腔制动阀也存在脚踏力较重,容易产生疲劳,也存在制动的灵敏度低的缺陷,特别是在需要紧急刹车时,制动迟缓,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刹车总泵的缺点,提供一种刹车效果好的双荷刹车总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阀体及设于主阀体内的控制活塞所组成,在控制活塞上还设有脚踏挺杆,控制活塞与主阀体之间设有二个气腔,在二个气腔之间设有一个小于1mm的通气气道。控制活塞的下方设有阀门,在主阀体的底部设有废气排气口,在主阀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连接继动阀的控制气孔。在主阀体上还设有双比例控制活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主阀体上增设双比例控制活塞,控制活塞与主阀体之间设有二个气腔,在二个气腔之间设有一个小于1mm的通气气道。为此能确保出气口及其相连的外接管道、气室一直能有一个司机满意的刹车气压,从而实现国内路况不同而需求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轻刹柔缓、急刹重刹。(2)刹车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使前后部刹车同步,在刹车过程中,不会出现后车推前车的现象,保证了长车多轮的制动需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客车、货车和挂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阀体3及设于主阀体3内的控制活塞2所组成,在控制活塞2上还设有脚踏挺杆1,控制活塞2与主阀体3之间设有二个气腔4、5,在4,5二个气腔之间设有一个小于1mm的通气气道10,控制活塞2的下方设有阀门6,在主阀体3的底部设有废气排气口8,在主阀体3上设有进气口9和出气口7,出气口7连接继动阀的进气孔。
实施例1
急刹时:当需要急刹时,驾驶员往往是用力踩刹车板,速度较快地通过脚踏挺杆1把力传导到控制活塞2,推动控制活塞2打开阀门6,使气源从进气口9的气进入气腔5和出气口7,同时由于气腔4,5二个气腔之间设有一个小于1mm的通气气道10,气腔5内的气无法立即进入气腔4,为此气腔5内的气只对控制活塞2内的S5面受压,而控制活塞2内的S4面受压几乎为零,所以当脚踏挺杆1的力推动控制活塞2时,控制活塞2的反向受压面积为S5,受压面积相对变小,脚踏挺杆1上的力相同时,输出气压明显增大,此时刹车有力,缩短刹车距离。
实施例2
缓刹时:当需要缓刹时,驾驶员往往是慢慢用力踩刹车板,速度较慢地通过脚踏挺杆1把力传导到控制活塞2,推动控制活塞2打开阀门6,使气源从进气口9的气进入气腔5和出气口7,同时由于气腔4,5二个气腔之间设有一个小于1mm的通气气道10,气腔5内的气通过通气气道10进入气腔4,为此气腔5内的气对控制活塞2的S4、S5面使压,所以当脚踏挺杆1的力推动控制活塞2时,控制活塞2的反向受压面积为S4、S5,受压面积相对变大,脚踏挺杆1上的力相同时,输出气压明显变小,此时刹车柔缓实现轻刹车,避免顿刹和抱刹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客车、货车和挂车。
注:
S4为控制活塞2与气室4所承受的压力面。
S5为控制活塞2与气室5所承受的压力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绿阳,未经王绿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
- 下一篇:一种治疗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