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孔缝结合电动剃须刀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2666.0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7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平 |
主分类号: | B26B19/14 | 分类号: | B26B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7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孔缝 结合 电动剃须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面工具,是旋转式的电动剃须刀头。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用的电动剃须刀的刀头,由刀片组合成的动力和网罩形静刀两部分组成,按动刀的活动方式不同,分为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类型,旋转式的动刀与网罩形的狭缝静刀配合,具有能较好地剃去长须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留须茬长和易拉须的缺点。往复式的动刀与网罩形的多孔静刀配合,具有不易切伤表皮、留须茬短的优点,但存在着长须难入孔而不易剃除,需另配鬓刀的缺点。如何取长补短,将两种型式配合,提供一种长短须均能剃净、不拉须、留茬短的新颖电动剃须刀头,将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现有两种型式的优点于一体的旋转式孔缝结合电动剃须刀头。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旋转式孔缝结合电动剃须刀头,由网罩形静刀和旋转式动刀两部分组成,网罩形静刀由外及内依次分为底圈、凸弧面的布缝环、内凹的环形加强筋、平面的布孔环、内凹的中心圆五个区域,旋转式动刀分为外圈的定位刀组、内圈的浮动刀组两部分,各刀组由多个刀片组成,固定在刀座上,浮动刀刀座上部有压片,下部有弹簧片。动刀中的外圈定位刀片的刃口开在刀片的外上侧,刃口走向与其外侧的静刀狭缝走向一致,刃口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狭缝长度,动刀中的内圈浮动刀片的刃口开在刀片上侧,刃口长度等于或略大于布孔环中有孔部分的环的宽度。
所说的网罩形静刀的布缝环的厚度为0.15±0.005mm,布孔环的厚度为0.065±0.005mm,中心圆的厚度为0.5mm。
所说的旋转动刀的外圈定位刀片为12片,内圈浮动刀片为9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合原有单一的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电动剃须刀头优点,取长短补,克服了各自原有的缺点,从而具有剃须时贴面舒适、剃长须净且不拉须、留须茬短、不需另附鬓刀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罩形静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动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本刀头的静刀1按常规方法冲制、开缝、打孔、磨等工序制作,动刀也属常规加工方法制成,静刀的布缝环8制成凸弧面,既有利进长须又的进入使贴面感舒适,外圈定位动刀2的刀刃长度等于或略大于狭缝长度,有利于进缝的须都剃除,且不拉须,平面的布孔环10的厚度约为0.07mm,有利于留须茬短,小圆孔比狭缝不易伤及皮肤,而且布孔环10正下方安装的是浮动刀组,各浮动刀片3在弹簧片6、压片4、快速旋转产生的上升力的共同作用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作上下浮动,自动作出了适应性调整,以剃尽各不同脸形、不同部位、不同须长的胡须,又不伤及皮肤。动刀的定位刀片2、浮动刀片3安装在力座5上,凸弧面的布缝环8的厚度约为0.15mm,保证一定强度,开缝槽有利进长须,剃须时,先将长须粗略剃成短须,继而进入厚度约为0.07mm的布孔环10的小孔内,再将短须再剃一边,从而留茬很短。从通用性强的角度考虑,外圈的定位刀片2设定为12片,内圈的浮动刀片设定为9片。不同规格的刀片数可按需增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平,未经黄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方向锻压机构
- 下一篇:在线调整内螺纹铜管米克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