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氧与雾化兼用的多功能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2320.0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1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良;刘晓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良;刘晓曼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氧 雾化 兼用 多功能 面罩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可以吸氧使用也可以雾化使用的多功能面罩,属于医院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范畴。
背景技术
吸氧治疗与雾化吸入治疗是医院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吸氧治疗与雾化吸入治疗这两种治疗手段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很多长时间吸氧患者,由于呼吸道失水增加,粘膜上的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吸氧治疗同时常常又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将化痰祛痰药液分散形成微雾,吸入呼吸道和肺组织,湿化气道,降低痰液粘稠性。由于超声波雾化法需要购置专用设备,使用不方便且维护保养费用高,所以目前医院一般采用口咬式雾化吸入器或面罩式雾化器在高流量氧气驱动下进行雾化治疗,氧气驱动流量一般应保持在5~8L/min,最高可达12L/min。
吸氧面罩、雾化式面罩是吸氧与雾化吸入治疗中常用的器械,外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两类产品的产品结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等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吸氧治疗过程中交替雾化吸入治疗时,通常需要将吸氧面罩取下,更换成口含式雾化吸入器或面罩式雾化器进行雾化治疗,这不仅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同也增加了医用耗材的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既可以吸氧使用也可以雾化吸入使用的多功能面罩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吸氧治疗与雾化治疗交替进行时,材料更换不方便,使用不经济等缺憾。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面部罩杯、雾化杯、输氧导管、三通阀、上分流管、下分流管、氧气源接头组成。其中:
所述的面部罩杯可以采用柔软医用PVC材料制成,可根据面部大小制成大号、中号、小号等不同形状和尺寸。
所述的雾化杯可采用现有通用技术和结构制作,其作用机理是利用高流量医用氧气作为驱动能源和药物载体,高速氧气流进入雾化杯中形成一个负压腔,将药液迅速裂解为直径0.5~5微米左右的雾状微粒进入呼吸道内。雾化杯通常由气流输入口、射流管(口)、贮液杯、输出口等组成。
所述的输氧导管是指能将氧气从氧气源一端按照不同的通路分别输送到面部罩杯或雾化杯的管路,输氧导管尾端分开成为上分流管、下分流管两条通路;
所述的上分流管指输氧导管尾端与面部罩杯直接连通的管路部分,主要用于吸氧治疗时湿化后氧气的通过并输入到面部罩杯内。
所述的下分流管指输氧导管尾端与雾化杯直接连通的管路部分,主要用于雾化治疗时不经过湿化的干燥氧气的通过并输入到雾化杯内。
输氧导管的尾端可用三通阀分别与上分流管、下分流管进行连通并进行管路切换控制;也可以使用Y型三通连接,并在上分流管、下分流管中的任意一处单独设置卡绷或截止阀等进行管路切换控制。
优选的是,吸氧治疗与雾化吸入治疗交替过程中,从输氧导管进入的不同湿度的氧气在面部罩杯与雾化杯之间切换时,使用三通阀控制不同湿度的氧气在上分流管与下分流管不同流通管路之间的切换。根据不同的临床需要,使用三通阀控制,可通过上分流管直接将湿化后的氧气输入到面部罩杯中;也可以通过下分流管将干燥氧气输入雾化杯,经雾化后输入到面部罩杯中。
所述的氧气源接头是指能与氧气供气源端口连通的任何形状接口,一般呈喇叭形为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目前吸氧治疗与雾化吸入治疗交替过程中医用材料更换的不方便、不经济的缺陷,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低,可以作为吸氧治疗与雾化吸入治疗的常规材料,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面部罩杯、(2)雾化杯、(3)输氧导管、(4)三通阀、(5)上分流管、(6)下分流管、(7)氧气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如图1要求,分别开出面部罩杯(1)、雾化杯(2)、三通阀(4)、氧气源接头(7)各部件注塑模具,注塑制备各部件;
2、拉管制备输氧导管(3)、上分流管(5)、下分流管(6);输氧导管(3)内径为4mm、长1800mm,上分流管(5)、下分流管(6)内径为3mm、长300mm;
3、用PVC粘合剂将各部件按照图1所示结构胶合连接,各连接部分能静态承受15N拉力不脱落;
4、检查产品气体通过性能及密闭性能。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良;刘晓曼,未经陈旭良;刘晓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井取水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机械光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