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瓶底部恒温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2166.7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9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武生 |
主分类号: | F17C13/10 | 分类号: | F17C1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32600江西省九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瓶底 恒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煤气瓶底部加热的恒温垫。
背景技术
煤气瓶是家庭厨房必备的设施,进入寒冷季节,人们使用的液化气常常会因为天气寒冷,瓶内液化气被冻住,不能够进行充分气化,瓶内煤气不足会导致燃烧时火力不强;人们常用的做法是将煤气瓶放入盆内,然后从上至下浇开水,盆内的开水加热煤气瓶底部,使其升温,瓶内的液化气升温后易气化产生一定的压力,以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但是,如果一次使用时间比较长,盆内的开水因天气寒冷很容易降温,所以又要将冷水倒掉,重新倒入开水,反反复复,非常麻烦,不仅浪费了热水资源,而且天长日久,煤气瓶长期在水中受潮,容易生锈腐蚀,腐蚀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减少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煤气瓶底部恒温垫,该恒温垫可对煤气瓶底部进行加热保温,防止煤气瓶底部受潮、生锈、腐蚀,延长了煤气瓶使用寿命,避免人们使用开水加热煤气瓶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煤气瓶底部恒温垫,包括底座,该底座设有用于加热煤气瓶底部且容纳加热介质的容器,容器上端设有上盖,在容器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在底座外侧面上设有手动开关和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源接头,加热装置与手动开关及电源接头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有电热盘,在电热盘上设有保温器,保温器与手动开关并联。
为了保证容器的安全,作为优选,容器设置在底座内部,容器的上沿凸出于底座的上表面。
作为优选,底座呈长方体形状,底座的上表面为正方形,容器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中心处,容器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容器的上沿与底座上表面的边缘之间留有间隙。由此,可将煤气瓶底座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而容器的上沿及盖体恰好落入底座内,以对煤气瓶底部进行加热,同时也避免了煤气瓶底座对容器及上盖造成压迫。
为使煤气瓶底座能平稳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并使得容器上沿能落入煤气瓶底座所包含的空间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表面的边长为22~25cm,容器的直径为17~19.5cm。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介质为变压器油或水。
作为优选,在底座的外侧面上设有加热灯和保温灯,加热灯与电热盘并联,保温灯与保温器并联。
为能够方便得知容器内加热介质的温度,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作为优选,在容器内设有用以测量加热介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底座的外侧面设有温度计,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计通过导线电连接。
为防止底座受潮,作为优选,在底座的底部设有支脚。
为方便挪动底座,作为优选,在底座的外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把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能加热容器内的加热介质,使其升温,进而对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煤气瓶进行加热,避免了煤气瓶底部生锈腐蚀,延长了煤气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人们用热水来加热煤气瓶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底座拿掉上盖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煤气瓶底部恒温垫,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呈长方体形状的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为正方形,在底座1内部设有用于加热煤气瓶底部且容纳加热介质的容器4;容器4上端设有上盖2,在上盖2中央设有一小孔11,容器4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中心处,容器4的横截面为圆形,容器4的上沿5凸出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容器4的上沿5与底座1上表面的边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的边长为23.5cm,底座1的高度为19.1cm,容器4的直径为18.5cm;在容器4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在底座1外侧面上设有手动开关L和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源接头,加热装置与手动开关L及电源接头电连接,该电源接头可与三相插头相配接。在底座1底部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支脚9,在底座1的外侧面的上侧对称设有两个把手10。容器4内的加热介质为变压器油或水,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变压器油,因为其具有受热不蒸发的优点。为能够方便得知容器内加热介质的温度,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容器4内设有用以测量加热介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在底座1的外侧面设有温度计7,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计7通过导线8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武生,未经郑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遥控门铃控制装置
- 下一篇:水泵机械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