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胶悬浮性测定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2004.3 | 申请日: | 2009-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9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虎清;庞林江;周存山;王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林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33/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烽 |
| 地址: | 3113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悬浮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是对时间进行计量来反映食品胶悬浮性的测定器。
背景技术
食品胶是食品工业中用来增稠或形成凝胶的重要添加剂,还对食品起乳化稳定、悬浮稳定、改善口感和外观风味质量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除不同的胶液其悬浮力不同外,胶液的浓度、温度、pH值、电解质的添加与否等都会影响食品胶的悬浮性,许多食品、饮料是要求在低浓度下粘度和悬浮力大,受温度和pH值影响小的食品胶作增稠剂或悬浮稳定剂,因此,在食品或饮料加工中选用食品胶,常需对胶体的悬浮性进行测定,至今,这样的测定是采用硅胶丸或塑料小珠落入内装胶液的量筒或玻璃柱中,目测和卡秒表配合的方法计时来测定。如《食品科学》杂志1997年第7期刊登华南理工大学赵谋明等先生的“常用食品胶粘度和悬浮力关系的研究”一文,《食品工业科技·食品添加剂》2004年第3期刊登付天松等先生的“黄原胶与其他食品胶协同作用及其在果肉饮料和米酒中的应用”一文,都作了这种测定方法的介绍。总之,食品胶液悬浮性的测定采用不甚精细的工具来实现,至今未见专用于此测定的仪器,沿用的方法和工具测定误差大,精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精度高的专用于食品胶悬浮性的测定仪器。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本食品胶悬浮性测定器包含有细长形玻璃筒,该筒侧旁安装有上、下光电装置,该装置与计时显示的微机连接。
上述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完善:所说的玻璃筒为有进水口、出水口和通水夹层的恒温玻璃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专门为食品胶悬浮性提供一种测定仪器,从而实现精确而方便的测定。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参阅附图,细长形玻璃筒6、光电装置2和4的定位杆5均可固定在底板1上,光电装置2和4可用螺丝固定在定位杆5上,拧动螺丝可按需调节安装高度,玻璃筒6内装待测胶液,液面高度应超过上光电装置4的安装高度,进水8灌入约25℃的温水,温水充盈整个玻璃筒6夹层,余水由出水口7出,使待测胶液处于25℃左右恒温态中,接通光电装置4、2和微机3,将能缓慢下沉的沉浮珠(即测定用硅胶丸或塑料珠之类物件)放在玻璃筒6内的胶液中,当珠沉至上与下光电装置4和2的水平位置时,该珠阻挡了光电管的光通道,即分别为起始和终止时点,信号传入微机3,经处理显示出该段距离沉浮珠的下落时间,反映出被测胶液的悬浮性,时间长的悬浮性好,反之差。玻璃筒高约50cm,内径1cm,沉浮珠直径0.3-0.5cm。用光电管作时点的始末监视装置,微机作数据化处理后显示,相关编程用计算机程序保护,不细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林学院,未经浙江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水胶体敷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用生物海绵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