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快速救生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1782.0 | 申请日: | 200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敖明 |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安宁市连***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快速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火灾现场作为随身工具,可临场、快速安装使用的高楼的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在解决人们生存居住的同时也带来了实际性挑战。一旦发生火灾、地震或其他灾难时,往往给现场的救援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造成大量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目前世界上现有的高楼救援设施及工具大都是需要预先设置在“固定地点”、“固定高度”和“固定位置”上。很多都是只有一、二种简单功能的“逃生产品”,对于在火灾现场救人所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是无法适应的,也无法满足现场救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求和条件,因此火灾现场的救人还是停留在“人背”、“绳吊“的原始状态。
火灾现场救生手段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救援工作的开展和效果,非常需要出现一种能供消防战斗员在火灾现场灵便、快速、安全救援受灾人员的随身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快速救生机,能在火灾或其它灾害的现场对高楼上的被困人员有效、快速的实施救援的简易救生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楼快速救生机,其特征在于是由夹墙吊架、钢绳绞盘箱和救人吊篮构成,夹墙吊架和钢绳绞盘箱通过吊钩连接,钢绳绞盘箱通过钢绳与救人吊篮连接。
其中夹墙吊架是由固定套管立柱、活动套管立柱、正反牙丝杆组、摇手柄、螺母、带钻头螺杆、快速扳手、吊杆座、吊杆、吊环和夹板构成;固定套管立柱套在活动套管的外面,而正反牙丝杆组从活动套管立柱的一端装在管内,摇手柄安装在正反牙丝杆组的尾端;在固定套管立柱、活动套管立柱的两头分别垂直安装两块夹板,夹板顶部安装一个螺母,螺母中套装一个带钻头螺杆,该螺杆尾端设置一快速扳手;在固定套管立柱一端下方安装一吊杆座,吊杆安装在吊杆座内,其尾端设置一吊环。
夹墙吊架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用摇手柄摇动正反牙丝杆组,使正反牙丝杆组在固定套管立柱和活动套装立柱上的正牙螺母和反牙螺母中转动,使两个螺母同时向里或同时向外移动,以此而带动固定套管立柱跟活动套管立柱相互套和,从而实现两夹板之间距离的放大和缩小,达到夹紧墙壁和松开的功能。待两立柱将墙体夹紧后,分别从墙内外,扳动快速扳手使带钻头的螺杆在螺母中旋转变为前后移动,并产生强力使带钻头的螺杆在墙体上打洞,并深入洞内,此时,夹墙吊架安装完毕。
钢绳绞盘箱是由绞盘箱底壳、绞盘箱上盖、钢绳绞盘、绞盘阻尼器、绞盘理绳器、高度定位系统、防跳滑轮组、转向滑轮组、钢绳双向阻尼器、钢绳自动放松器、绞盘摇手轮、吊钩、吊钩销轴构成。
钢绳绞盘在绞盘箱底壳跟绞盘箱上盖的空心套管上转动,在转动时实现钢绳的收、放。
绞盘阻尼器是安装在绞盘箱底壳上,以弹簧的压力使绞盘阻尼器上的胶块紧压在钢绳绞盘下部的圆周表面,使钢绳绞盘减速转动,使钢绳的收放减慢。
绞盘理绳器在钢绳绞盘缠绕钢绳的部位的中间,以弹簧的压力使理绳器上的滚压轮压紧绕在钢绳绞盘表面的钢绳上,将钢绳整齐的排列缠绕在钢绳绞盘上。
高度定位系统以异型棘爪跟钢绳绞盘中内圆中间的内棘爪相抵时,钢绳绞盘就不再转动,钢绳放出的长度也就被控制,从而达到救人吊篮运转需要的高度。拨动异形棘爪,使棘爪跟钢绳绞盘的内棘爪分开时钢绳绞盘才能继续转动,实现钢绳的收放动作。
防跳滑轮组与钢绳绞盘、转向滑轮组、钢绳双向阻尼器和钢绳自动放松器跟两个救人吊篮串联成整个运转系统的过渡和改变钢绳走向的部件。
转向滚轮组跟钢绳双向阻尼器配合,使钢绳从一边的转向滚轮组穿过,进入钢绳双向阻尼器的特殊滑轮后再从另一边的转向滚轮组穿出,使钢绳对特殊滑轮形成近300°的大包角产生强力,拉动特殊滑轮转动。
钢绳自动放松器是对钢绳在运转中产生的微量变形扭曲进行自动调节补偿的部件。
绞盘摇手轮是在火灾现场高楼救生机实施救助行为后,使放出钢绳绞盘上的钢绳收回来的操作部件。
吊钩和吊钩销轴是装在绞盘箱底壳上部和绞盘箱上盖上部轴孔中,将钢绳绞盘箱吊挂在夹墙吊架上进行救人的联结体。
救人吊篮是由吊篮底壳、底部墙板、上部墙板、吊篮盖壳、压块、压绳块、压绳滚柱、刹车座、滑轮组、压块顶杆、蜗轮、蜗杆、顶块,、盘簧座、蜗杆摇手柄、安全带吊环滑轮和防风鞭构成;钢绳穿过滑轮组和压绳滚柱,摇手柄与蜗杆和弹簧座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匹配,蜗轮上安装顶块,顶块上方安装压块顶杆,压块顶杆一端上设置压块和压绳块,救人吊篮下部设置安全带吊环滑轮和防风鞭。
两个吊篮相互交替升降是依靠被救人员的自重来实现的,被救人员可以控制升降速度以及控制停留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敖明,未经张敖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自动下降装置
 - 下一篇:生物分子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