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化道采样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1616.0 | 申请日: | 200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朱玉丹 |
| 地址: | 65011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道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达到诊断的目的吞入动物或人体内,在消化道内采集液体的采样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消化道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分析研究人体或动物消化道内的液体,可准确的了解人体或动物的消化道的健康状况,在消化道内进行液体采样,对于研究消化道的代谢状况及相关生化特性具有重要价值。美国专利公开过一种药丸式采样装置,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取样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所述装置最大的缺点是结构复杂。由于该装置利用活塞的运动产生局部真空来采样,活塞在向一端运动时,必须排出气体,因此在所述装置中特别设计了排气孔,该排气孔用可脱离的塞子堵住,在采样时,活塞利用空气压力将塞子挤出,在动作进行时,如果塞子不能脱离,则无法进行采样,可靠性降低。另外,利用弹簧的推力使活塞运动,为了克服摩擦力及空气排出等,需要较大的动力才能驱动,控制能量大的驱动机构相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机构需要较大的电流来控制,增加能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控制机构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样可靠性高、能量消耗低、结构简单的消化道采样微机电装置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消化道采样装置,包括外壳密封连接后构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右端为排气端,设有排气通孔,外壳左端为采样端,设有采样通孔,在外壳的空腔内装有气囊,在气囊的进气端有与气囊连通且伸出气囊的开口孔,孔内有密封塞,气囊内装有控制机构,在控制机构的孔内装有动力机构和可移动破囊装置;
所述的控制机构为,控制机构包括发热电阻、电源及遥控机构,在控制块上设有至少1个通孔与控制机构两边的气囊连通;所述的开关机构为,在采样端弹簧一端连接密封盖,另端固定连接在采样通孔内,密封盖与采样通孔密封配合,密封盖上连接有柔性连接线,柔性连接线另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的动力机构为,在控制机构上设有发热电阻,控制机构上设有下凹的坑,坑内连接弹簧,弹簧另端连接有可移动破囊装置,弹簧上设有可熔断线,所述的可移动破囊装置为块状,连接有弹簧和可熔断线,左端设有尖锐物。所述的气囊为柔软的高弹性有机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是包括密封连接后构成封闭空腔的外壳、在外壳两端设有与该空腔连通的采样通孔和排气孔,胶囊内设有控制机构、动力机构、可移动破囊装置设有可相对移动的尖锐物,在可移动破囊装置运动前与控制机构固定连接;在外壳的空腔内装有气囊,在气囊的进气端有与气囊连通且伸出气囊的开口孔,孔内有密封塞,气囊内装有控制机构后,与外壳的内壁过渡配合,在控制机构的孔内装有动力机构和可移动机构,在控制机构上有通孔与控制机构两边的气囊连通,在外壳的采样端的通孔上有开或者密闭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对气囊完全充气后,该装置被吞入消化道,控制机构在接收到开始采样的控制信号以后,熔断可移动破囊装置与控制机构之间的可熔断线,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可移动破囊装置运动,尖锐物刺破气囊,气囊中的空气迅速从排气通孔中排出,气囊迅速收缩,位于采样仓另端因气囊的迅速收缩产生局部真空,消化道内的液体被吸入到采样仓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采样可靠性高。由于气囊从被刺破处排出气体,该气体直接从通孔排出,不存在通气孔不能被打开的问题,可靠性得到提高。2、能量消耗低。刺破气囊所需要的动力远远小于驱动活塞所需要的动力,相对应的控制机构所需要的能量也相应减少。3、结构简单。由于利用气囊的收缩来代替活塞的运动,可以避免复杂的活塞机构设计,省略了弹簧、活塞、密封环等元件,使得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采样过程中的结构图。
图中(1)为外壳,(2)为气囊,(3)为控制机构,(4)为密封塞,(5)为排气通孔,(6)为采样仓,(7)为弹簧,(8)为可熔断线,(9)为发热电阻,(10)为圆通孔,(11)为柔性连接线,(12)为密封盖,(13)为弹簧,(14)为采样通孔,(15)为尖锐物,(16)为排气仓,(17)为可移动破囊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滚动智能菜单
- 下一篇:驱动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驱动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