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包分切的切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1512.X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雄;李新云;黄照友;徐源宏;陆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云南昆船第二机械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7/00 | 分类号: | A24B7/00;B26D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包分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烟草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卷烟生产中烟包分切机的切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烟包分切的刀具大都为直线刃口,这种刃口在切削时,下行切削阻力大,导致切刀刃磨周期短,设备的刀架易变形。同时,由于切刀刃口及切刀板的配合存在配合不理想的缺陷,会出现刀片下行不到位,切后烟块粘连的现象,从而导致物料在后续设备的处理过程中连续性差,甚至于影响回潮效果。而且有时会出现切后烟块粘连,导致烟块卡在翻料臂和输送带之间,需人工进行排除,造成切后烟块不连续的问题和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烟草制丝工艺的改进,分切的烟包中增加了薄片烟包,这种烟包对切刀的下行阻力更大,对刀的磨损也更严重,为克服这一缺陷,目前仅采用增加切削力的方式来分切薄片烟包,但是增加了设备的维护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避免切后烟块粘连,并能实现切后烟块恒流输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杜绝安全隐患的烟包分切的切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烟包分切的切刀装置,由切刀和翻料卸料切刀板构成,切刀的刃口为锯齿形,两条斜线刃口的交接处形成刀尖点,由2条以上的斜线形成锯齿形刃口,切刀的下侧设有翻料卸料切刀板,切刀板的上表面有刀口体。
所述的切刀的刃口斜线的角度α为0.1-20°,刀尖点的数量为1-20个。
所述的切刀板的上表面有刀口体,刀口体形状与切刀斜线刃口形状相对应。
所述的切刀由合金材料Cr12MoV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切刀刃口采用交叉斜线、大锯齿形状刃口,以斜线刃口的交叉处形成尖形刀尖为切刀主要着力点,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20°,整把刀上刀尖点的数量为1-20个。切刀的运动方式为直下逐步切入烟块,此时直线刃口上的接触点是随切刀逐步下切,依次切入烟块,形成斜切的切割方式达到省力的目的。众所周知,切刀的刃口形状及角度对于切削物品的受力至关重要,斜切的切割运动与直切的切割运动相比,可以减少较多的作用力,提高切削效率。为实现切后烟块顺利落入导向板上而不粘连,翻料卸料切刀板前端的刀口槽的刃口形状与切刀相吻合,为减少阻力,刀口体分段制作。同时为保证切刀板与输送带滚筒外圆弧不干涉,其底部采用弧形结构,保证二者的配合关系。
传统的切刀多采用T10等材料,由于烟叶具有较强的弹性、韧性和抗破碎性,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油分,烟叶的抗切能力和抵御被切削的阻力很大,因此切刀在切削时切刀刃口极易被粘附部分烟垢,增大切削阻力,切刀不但要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而且还要有较强的韧性,传统的切刀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切刀采用合金材料Cr12MoV,并进行渗碳化钨处理,注渗厚度为0.6-2.0mm,注渗硬度达到HRC64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切割能力大大提高,杜绝了卡料现象,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实现切后烟块恒流输出,切刀耐用度增加,同时能够满足烟厂薄片分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切刀刃口与切刀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切刀,2-斜线,3-刀尖点,4-切刀板,5-刀口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附图所示。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切刀1的刃口由多条斜线2形成的刃口构成,多条斜线形成大锯齿形,在斜线刃口的交接处形成刀尖点3,斜线的角度α为20°,图中所示为4条斜线,2个刀尖点。在切刀的下侧设有卸料臂切刀板4,切刀板4的上表面设有刀口体5,刀口体形状与切刀斜线刃口相对应,为减少阻力,刀口体可分段制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卸料臂切刀板的刀口体与切刀的配合,使切后的烟块顺利的落入导向板上而不再粘连。
实施例2
所述的切的刀尖点3的数量为20个,斜线2的角度α为0.1°,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的切的刀尖点3的数量为10个,斜线2的角度α为10°,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云南昆船第二机械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昆船设计研究院;云南昆船第二机械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熔管件的质量自动监测器
- 下一篇:音叉晶体调频机测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