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真空热水保温输送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1288.4 | 申请日: | 200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1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F16L9/18;F16L59/065;F24J2/05;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云 |
| 地址: | 650093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真空 热水 保温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保温输送管,特别是高层建筑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保温输送管,属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高层、小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屋顶面积小,人们过去认为难以放置太阳能集热器。在高层、小高层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平均每户的太阳能采热面积就较小,加之热水箱出水口到用户之间热水管的距离达十几到上百米的管线,每次用户用热水时,都要放走大量的余水,不仅造成自来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用户使用非常不便,在放水的同时也造成热量能源的大量浪费,采用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管路系统是根本无法对整个楼层用户都提供热水的,因此太阳能在高层建筑上工程化应用几乎是空白,多数太阳能企业“恐高”。然而世界各国政府都全力开展节能减排,因此解决太阳能余水散热问题已成了十分迫切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真空热水保温输送管,其结构简单,强度高,安装及生产容易,保温隔热效果好。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内管和外管采用聚丙烯绝热管,内管装于外管中,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一系列间隔的加强筋,内管、外管和加强筋构成真空腔。为了进一步增加本保温输送管的强度,在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中镶嵌了金属圈,不仅可承受运输和安装施工中的外力碰撞,并且在使用中能承受较高的水压。真空腔以长、短交替排列,可减少安装时对真空腔的裁剪破损。所述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真空腔长段为1000mm~3000mm,真空腔短段为10mm~50mm,加强筋厚度为10mm~50mm,该尺寸既方便工业化加工,又可降低使用成本,同时还尽可能地减少散热。所述的输送管真空段的真空度≤4×10-3MPa,可保证良好的绝热性能,内管和外管的管壁耐压值≥1.5MPa,则可保证管道的足够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管和外管的材料及结构选用,解决了传统管道在高层或小高层建筑太阳能热水器中损失热量大的问题,并且也解决了承受高水压的问题;合适的管道参数选择,有利于工业化加工,同时可减少安装中对真空段的破损,从而保证较好的绝热效果,又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外管1、内管2、金属圈3、金属圈4、加强筋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太阳能真空热水保温输送管通过真空进行保温,其原理类似热水保温瓶内胆。内管2和外管1采用聚丙烯绝热管,内管2装于外管1中,两管之间的空隙为真空腔,在内管2与外管1之间设置有一系列间隔排列的加强筋5,通过工业化连续加工出两半对称的管线材后,经热压合而成。在内管2和外管1的管壁中都镶嵌了金属圈3、4,可大大增加管道的强度,对于运输和安装施工中的外力碰撞的抵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且在使用中能承受高楼所带来的较高的水压。本保温输送管的内管2与外管1之间各真空段长度优化为长真空段1000mm~3000mm,短真空段为10mm~50mm,加强筋厚度为10mm~50mm,该尺寸既方便工业化加工,又可尽量减少安装剪裁对真空段的破坏,使成本降低,同时还尽可能地减少散热。所述的输送管真空段的真空度≤4×10-3MPa,可保证良好的绝热性能,内管和外管的管壁耐压值≥1.5MPa,则可保证管道的足够强度。外径和内径符合国家管路标准,从而使施工及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光可调式无极荧光灯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水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