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接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1093.X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武;朱江;王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通变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700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输变电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压器出线柱头与外导线的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出线柱头上加工有螺纹,外接导线线头上用一块铜皮包裹,铜皮前端设计有一块铜片,铜片上设计有一个连接孔,导线连接到变压器上时,首先将连接孔套在变压器出线柱头上,用固定螺母拧紧。这种变压器的出线连接方式,在电流通过时,接头处容易发热,由于铜皮要用专用工具才能在导线头上包紧,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并且容易出现松动现象。为减小接头处的发热,使铜皮与导线的连接更加稳固,人们甚至采用了焊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焊接方法在户外施工时很不适用;另外,焊接的方式存在使用过程中焊点氧化的问题,影响电路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出线柱头接线装置,专门用于变压器的出线柱头与外导线的连接,该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接线装置,由柱头连接件和导线压紧件两部分组成,柱头连接件由底座和壳体组成,底座中心位置上开有一个螺孔,螺孔用于拧紧在变压器的出线柱头上,壳体固定加工在底座上,壳体中部有一个“十”字形内腔,内腔侧面中心位置开有一个连接孔,导线压紧件穿过连接孔安装在壳体上;导线压紧件前端设计有一个螺杆,中部开有导线通孔,后部设计有压线板,外接的导线穿过导线通孔,固定在壳体与导线压紧件之间,导线压紧件的螺杆穿过壳体上的连接孔,用螺母固定在壳体上;“十”字形内腔的口壁四边上,分别加工有弧形的凹槽,压线板的内侧面上也加工有弧形的凹槽,外接的导线穿过压紧件的导线通孔,压在两凹槽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线时,将连接件的底座拧紧在变压器的出线柱头上,外接导线穿入导线压紧件的通孔中,将压紧件的螺杆穿入壳体上的连接孔中,用螺母拧紧压紧件,导线就被压紧在内腔四边与压紧件的弧形凹槽内。由于壳体的内腔呈“十”字形,压紧件插入内腔时,有纵、横两种插装方式,因而根据导线出线方向的要求,该装置可提供两个方向的导线固定方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导线的连接面积大,过电发热减小,连接操作方便,安装牢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变压器接线装置,由柱头连接件和导线压紧件两部分组成,柱头连接件由底座1和壳体5组成,底座1中心位置上开有一个螺孔11,螺孔11与变压器的出线柱头连接,壳体5固定加工在底座1上,壳体5中部开有一个“十”字形内腔6,内腔6侧面中心位置开有一个连接孔4,导线压紧件穿过连接孔4安装在壳体5上;导线压紧件前端设计有一个螺杆3,中部开有导线通孔10,后部设计有压线板9,外接的导线穿过导线通孔10,固定在壳体5与导线压紧件之间,导线压紧件的螺杆3穿过连接孔4,用螺母2固定在壳体5上;“十”字形内腔6的口壁四边上,分别加工有弧形的凹槽7,压线板的内侧面上也加工有弧形的凹槽8,外接的导线穿过导线通孔10,压在两凹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通变电器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通变电器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生活箱包
- 下一篇:汽车轮胎气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