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收展式窗帘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0882.1 | 申请日: | 200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9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 |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和 琳 |
| 地址: | 650221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收展式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架,尤其是一种半自动实现收拢、展开的窗帘架。
背景技术
窗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居家饰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家装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式各样窗帘和其相应的悬挂方式也层出不穷。从其动力实现来说,目前具有的窗帘有完全电动和手动两种,完全手动窗帘主要靠人力实现收拢和展开,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尤其碰到在窗帘底下摆放了沙发、桌子等物品时就会形成障碍,难以轻松实现窗帘的收拢和展开。而全自动的窗帘基本采用机械电气实现,这样的窗帘难免结构复杂,造价和维修费用高,难以实现在普通百姓家的推广使用,而且也需要费电,不符合我们整个社会所提倡的节约能源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收展式窗帘架,包括轨道杆和其上安装的滑块,滑块下方设置吊圈,其特征在于滑块成对布置,成对的两两滑块之间安装了弹性绳,每对滑块之间由牵引绳连接,最边上两个滑块中的一块固定安装于轨道杆上,另一块连接牵引绳一端,牵引绳另一端通过轨道杆上固定的定滑轮成自由端布置,其同侧设置牵引绳固定装置。
所述的成对滑块中,其中一块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前端设置卡槽,另一块前端设置卡块,卡块由弹性材料制成,卡槽和卡块能契合。
收拢时候,牵引绳和弹性绳处于放松的自由状态,窗帘收拢在一边,当窗帘展开时,人力拉动牵引绳的自由端,牵引绳拉动滑块在轨道杆上向牵引绳拉紧的方向滑行,从而带动滑块吊圈上的窗帘展开,滑块展开同时将弹性绳拉开变形使其储备弹性势能,展开完全将牵引绳自由端进行固定,可以将自由端绑定或是卡死。如果需要收拢时,只要将牵引绳的自由端放松,此时弹性绳释放弹性势能进行收缩,带动滑块两两收缩,卡槽和卡块契合,从而带动滑块吊圈上的窗帘收拢。
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材料的特点,将其特性充分运用于窗帘的结构形式中。将弹性势能和动能进行有效的转换。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全手动和全自动窗帘中存在的问题,其造型简单美观,造价低廉,方便实用,又绿色环保,非常适宜在普通百姓家庭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块在轨道杆中的放大剖切结构示意图
其中,轨道杆1,滑块2,牵引绳3,弹性绳4,吊圈5,定滑轮6,固定装置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窗帘收拢时滑块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滑块2,牵引绳3,吊圈5,定滑轮6,固定装置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窗帘展开时滑块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滑块2,牵引绳3,弹性绳4,吊圈5,定滑轮6,固定装置7
图4是滑块放大剖切结构示意图
其中,滑块2,牵引绳3,弹性绳4,卡槽2-1,卡块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半自动收展式窗帘架,窗帘架长3m,轨道杆1中设置7对滑块2,滑块2下方设置吊圈5用来悬挂窗帘。滑块2成对布置,成对的两两滑块之间安装了弹性绳4,每对滑块之间由牵引绳3连接,最左边滑块2固定在轨道杆1上,最右边滑块2连接牵引绳3一端,牵引绳3另一端通过轨道杆1上固定的定滑轮6成自由端布置,其同侧设置牵引绳固定装置7。
滑块2中其中一块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前端设置卡槽2-1,另一块前端设置卡块2-2,卡块由弹性材料制成,卡槽2-1和卡块2-2能契合。
当收拢状态时候,牵引绳3和弹性绳4处于放松的自由状态,牵引绳3长度为150mm,弹性绳4由于两两滑块2契合收紧因此不占位置,窗帘收拢在一边,窗帘占总长度为900mm。当窗帘展开时,人力拉动牵引绳3的自由端,牵引绳3拉动滑块2在轨道杆1上向牵引绳3拉紧的方向滑行,从而带动滑块2吊圈5上的窗帘展开,滑块2展开同时将弹性绳4拉开变形使其储备弹性势能,完全展开后将牵引绳3自由端固定在固定装置7上,此时每个弹性绳4拉伸后的长度为300mm,牵引绳3的长度为150mm,总计为3000mm。如果需要收拢时,只要将牵引绳3的自由端松开,此时弹性绳4释放弹性势能进行收缩,促使成对滑块2卡槽2-1和卡块2-2契合收缩,从而带动滑块吊圈上的窗帘收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未经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器压气机壳
- 下一篇:在连续带式反应器上制备高吸水性聚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