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分离功能间歇搅拌高效厌氧固体反应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0877.0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9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昌;张无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3/28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山明 |
地址: | 650092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分离 功能 间歇 搅拌 高效 固体 反应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沼气发酵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高固体含量有机废弃物直接厌氧处理,多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升流式固体反应器、塞流式反应器等,而对低固体含量或有机废水的处理,则多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内物料、温度分布均匀,抗冲击力强,不会产生浮渣结壳、堵塞、气体逸出不畅和沟流现象,但是,由于无法做到使污泥滞留时间在大于水力滞留时间的情况下运行,因而该反应器体积较大,能耗高、处理效率低,属于低效反应器。塞流式反应器不需要搅拌,池形结构简单,能耗低,运行方便,故障少、稳定性高,但是固体物容易沉淀于池底,同时易产生厚的结壳现象,属于低效反应器。相比之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上部安装三相分离器,发酵器结构简单,没有搅拌装置及供微生物附着的填料,污泥滞留时间远大于水力滞留时间,可达到很高的负荷率,形成颗粒污泥,使微生物天然固定化,改善了微生物的环境条件,增加了工艺的稳定性,出水的悬浮固体含量低,但是进料中只能含有低浓度的悬浮固体,因此不适合用来处理高浓度悬浮固体的废物。鉴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效率较高,在处理畜禽粪便时增设固液分离装置,液体部分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固体部分进行堆肥处理。上世纪80年代,美国Fanion开发了既能处理高固体含量有机废弃物,又有高效反应器的特点的升流式固体反应器,90年代,我国首都师范大学周孟津教授等成功应用于鸡粪中温厌氧发酵,然而,该反应器无搅拌装置,也没有三相分离装置,由于流动不畅,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结壳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以升流式固体反应器为基础,结合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物料分散均匀、抗冲击力强,并结合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效率高、三相分离的特点,提供一种既能处理的低浓度有机废水,又能处理高固体含量有机废弃物的高效厌氧固体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它包括调节池1、厌氧反应器5、储气罐28、污泥收集池29、沼液收集池30,其中,
(a)厌氧反应室5被区分成污泥沉降区6、主反应区7、次级反应区8、气相区9、固液分离区10、水压平衡区11,次级反应区8与固液分离区10之间安装圆柱型筛孔挡板17;
(b)同时,厌氧反应器5安装有由电机传动的三级间歇搅拌叶片装置,三级间歇搅拌叶片包括
设置在发酵原料与厌氧活性污泥能够充分混合的主反应区7的下层叶片21,
设置在扩大搅拌和提升混合料液的次级反应区8的中层叶片22,
设置在液面区,其叶面与中下层的相反,迫使浮渣下沉同时防治浮渣结壳的上层叶片23。
所述的电机19设置在反应器顶部,电机19的搅拌传动杆与反应器配合处密封,在底部沉降区6设置搅拌传动杆的支架20。
所述的反应器或者采用原料外部加热,或者在反应器内壁安装热交换盘管14,并在外壁上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调节池1中的沼气发酵原料由进料泵2从反应器靠近底部污泥沉降区6和主反应区7之间管道输送到厌氧反应室内。
所述的液体从位于水压平衡区11的沼液出口18流入沼液收集池30。
所述的在气体出口管道上配有气压调节和水位控制装置27,沼气通过气压调节和液位控制装置27进入储气罐28。
本实用新型反应器可以是钢结构,也可以是钢筋混泥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实验室规模上获得成功,为大中型厌氧处理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江湖水葫芦及蓝藻沼气工程建设,制取沼气获得清洁能源,以及综合利用发酵残留物,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厌氧反应器,它将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它包括调节池1、进料泵2、进料流量计3、进料阀4、厌氧反应器5、污泥沉降区6、主反应区7、次级反应区8、气相区9、固液分离区10、水压平衡区11、pH计探头12、温控探头13、热交换盘管14、污泥排口15、液体取样口16、圆柱型筛孔挡板17、液体出口18、电机19、支架20、三级搅拌叶片21、22和23、气体出口24、气体流量计25、气体取样口26、气压调节及液位控制27、储气柜28;污泥收集池29、沼液收集池30。
以下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厌氧反应器5被区分成气相区9、固液分离区10、主反应区7及次级反应区8,次级反应区8与固液分离区10之间安装圆柱型筛孔挡板17,形成固液分离区10和水压平衡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化冷却平风栅的风嘴结构
- 下一篇:带手动调整装置的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