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机械液压制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0661.4 | 申请日: | 200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7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朱典彬;童幸源;于良耀;沈俊;单东升;徐祖惠;李亮;王治中;王伟玮;李红志;何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8/17 | 分类号: | B60T8/17;B60T8/172;B60T8/60;B60T1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机械 液压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机械液压制动系统,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线控制动系统逐渐成为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在线控制动系统中,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动作仅具有提供制动意图信号的作用,制动能量由驾驶员以外的能量源直接提供。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比传统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高,取消了真空助力结构,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实现主动制动,方便与未来的交通管理系统网络连接。
目前,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尚不成熟,还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目前提出的线控制动的实现方案主要有两种:电子液压制动(EHB)和电子机械制动(EMB)。它们各有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EHB系统依靠高压蓄能器产生制动液压,一旦高压蓄能器失效,如内部氮气泄露,则会严重影响制动系统的制动效能。EHB失效模式的备用制动系统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而且由于是人力液压制动系统,其制动效能比较低。EMB系统没有制动液,是纯粹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一般采取的实现方案是依靠轮边电机带动一套行星齿轮减速增扭机构、一套运动转化机构、一套杠杆增力机构直接将制动块压到制动盘上产生制动力。由于这三套减速增扭机构的存在,EMB系统的机械减速比很大,这将降低系统的正、逆效率,从而要求电机具有更大的功率,增加了系统的重量,对电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大的机械减速比还会使系统的正、逆效率有较大的差距(逆效率小于正效率),从而加剧机械系统输入输出的迟滞效应,降低了系统的线性度,加大了控制的难度。此外,由于不再使用液压制动,传统的制动器不能在EMB中继续使用,必须开发新的制动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电子机械液压制动系统,基于现有线控制动系统的不足,对EHB和EMB的系统取长补短,综合两者之间的优势,既能够保证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又能够达到制动的功率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电子机械液压制动系统,包括:
四个车轮制动执行机构,用于接收电子控制单元的制动信号,并实现对车轮的制动,车轮制动执行机构通过供电线路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四个车轮制动执行机构安装在车辆车身的底板上;
制动操作机构,由制动踏板、踏板感觉模拟器和踏板信号传感器组成,用于当驾驶员踩下所述制动踏板之后,踏板感觉模拟器为驾驶员提供与传统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相似的踏板感觉,踏板信号传感器采集驾驶员踩下所述制动踏板产生的制动信号,通过电子线路将该制动信号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制动操作机构安装在车辆驾驶员右脚下侧;
前轮轮速传感器和后轮轮速传感器,用于接收车轮的转速信号,并将转速信号发送至电子控制单元,前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转向节上,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后轴的轴头上;
报警灯,用于接收电子控制单元的报警信息,并显示,报警灯安装于驾驶仪表板上;
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踏板信号传感器采集的驾驶员踏板信号以及前轮轮速传感器和后轮轮速传感器采集的轮速信号,并根据踏板信号判断驾驶员的制动意图,根据轮速信号计算车轮的滑动率,计算出对各车轮施加的制动力,并控制各个车轮制动执行机构的电机电压,进而控制电机输出扭矩;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息,使报警灯显示,电子控制单元安装在车辆发动机舱内。
上述制动系统中,所述的车轮制动执行机构由电机、大螺母、推杆座、丝杠、推杆、活塞、活塞缸、活塞缸与制动器之间的液压连接管路和制动器组成,所述的电机通过供电线路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的丝杠与电机的输出轴相对固定,丝杠、推杆座和活塞缸同轴安装,活塞缸固定在车辆车身的底板上,通过液压连接管路与制动器连接;所述的丝杠伸入推杆座中,所述的大螺母与丝杠相互啮合,大螺母与推杆座相对固定;推杆座通过所述的推杆与所述的活塞相互联动,活塞置于活塞缸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6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反向给特定用户供电的充换电站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充电枪的充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