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补防刺内胎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0609.9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6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杰 |
| 主分类号: | B60C5/04 | 分类号: | B60C5/04;B60C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防刺 内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补防刺内胎。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轮胎大部分为充气轮胎,这种充气轮胎均为橡胶制成,车辆在行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轮胎被尖锐物体刺破的现象,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一旦尖锐物刺进轮胎则会导致轮胎快速漏气甚至发生爆炸,这将给驾驶员带来非常大的不便和驾驶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情况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被刺破后,能进行自补而防止轮胎漏气的自补防刺内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补防刺内胎,包括内胎本体,内胎本体内装有自补胶、橡胶颗粒和纤维体,橡胶颗粒和纤维体用于填堵内胎本体被刺破时的漏洞,自补胶填充橡胶颗粒、纤维体与漏洞之间的间隙,并瞬间凝结来修补漏洞。
进一步,所述自补胶内包含有高分子催干剂。
进一步,所述自补胶、橡胶颗粒和纤维体的混合物体积为所述内胎本体容积的1/10~1/6。
本实用新型自补防刺内胎被钉子刺破时,在气压的积压以及轮胎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的相互作用下,使胶中的橡胶颗粒与纤维等能够进入到破口处,就样就能使破口面积大大缩小,同时,胶中的高分子催干剂就会在破口处经过高压而瞬间凝结,这样就能够迅速的修补伤口,并在很短的时间,起到自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补防刺内胎,包括内胎本体1,内胎本体1内装有自补胶2,自补胶2内混合有橡胶颗粒和纤维体。
使用过程中,当内胎本体1被刺破时,由于胎内压力大于外界压力,在漏洞处会产生冲击气柱,同时由于轮胎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这样部分橡胶颗粒和纤维体将被甩向漏洞处,橡胶颗粒和纤维体将初步填补的漏洞,同时自补胶2将橡胶颗粒、纤维体与漏洞之间的间隙填满,并瞬间凝结来修补漏洞,以防止胎内气体外泄,从而瞬间完成内胎本体1上漏洞的自补,其有效避免了因为车胎被刺破而导致爆炸或快速漏气的危险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橡胶颗粒和纤维体的体积大小、混合比例的多少将根据不同车胎而定,如汽车轮胎,其所占体积要相对大、混合比例要相对多;如电动自行车轮胎,其所占体积要相对小、混合比例要相对少。
自补胶2以不同轮胎材质配方为只要参考因素,以达到不腐蚀内胎本体1及不粘接外胎的效果;并且自补胶2可在-10℃~90℃,具有不挥发性,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至少在2年时间内保持性能不变。实际应用中,自补胶2一般由聚乙烯醇、苯钾酸钠、乙二醇和水按比例混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中自补胶2内还包含有高分子催干剂,该高分子催干剂使得自补胶2能够完成瞬间凝结来修补漏洞,其提高了自补胶2的粘接作用。本实用新型中自补胶2、橡胶颗粒和纤维体混合物装罐量的体积为内胎本体1容积的1/10~1/6。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补防刺内胎通过在胎内灌装自补胶2、橡胶颗粒和纤维体的混合物,可有效保护内胎,防止其漏气甚至爆炸;为了提高内胎本体1的寿命,在自补胶2中还可添加轮胎防老剂等成分。由于自补胶2为液体状态,其还能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吸收胎体的热量,防止了胎体过热而出现爆胎,其进一步提高了轮胎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杰,未经许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