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微脊的平行板流动小室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10521.7 | 申请日: | 200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东;李静;郭延军;孙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平行 流动 小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细胞反应的实验装置平行板流动小室。
背景技术:
平行板流动小室,简称流室(flow chamber),是流变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装置之一,一般组装在研究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对剪应力的灌流系统中使用,流室系统还可以用于研究炎症或肿瘤的发病机制,比如:Nakhaei-Neiad M等应用流室系统研究白细胞的渗出和游走,Yoo PS等应用流室系统研究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已有的流室通过上下平板形成狭缝,上下平板一般有凸起或凹槽,形成嵌入模式,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很难保证狭缝高度的均一性。已有改进的流室,上下平板不必设凸起或凹槽,在上下平板边沿设垫圈,垫圈内装设细胞爬片形成了一种新颖结构的流室,该不同形式的平行板流动小室,可灵活满足各种反应体系需要,美中不足的是,培养的细胞在平行板上贴壁生长时,会出现随机无序排列,与内皮细胞在体沿血管长轴排列不相符。另外,平行板设计中在细胞爬片界面微区容易局部形成湍流。这些问题均给实验结果带来一些不定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内皮细胞长轴沿流动方向有序排列来实现模拟生物体真实的微尺度流体环境,并能获得大量目的细胞从而改善一些微型装置培养细胞量微少带来的弊端,且可以避免形成局部微区湍流的具有微脊的平行板流动小室。
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板流动小室,设有相互平行的上平板和下平板,其间沿边沿设有垫圈,垫圈内下平板上装设细胞爬片,细胞爬片上设有数行平行间距排列的微脊,细胞爬片的微脊和上平板之间留有空隙,上平板上设通入该空隙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其中,所述微脊的横截面为梯形。
所述微脊的高为40μm。
所述两微脊之间间距为100μm。
所述平行板流动小室中,细胞爬片可多片水平叠放。
所述平行板流动小室中,细胞爬片和上平板之间空隙处加设小垫圈。
当设有多个细胞爬片时,所述小垫圈加在最顶层细胞爬片和上平板之间空隙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板流动小室,由于采用带脊突的细胞爬片,使微血管内皮细胞按流体方向在两脊之间基底上排列,能够使内皮细胞长轴沿流动方向有序排列来实现模拟生物体真实的微尺度流体环境,并施加流动剪切,获得大量目的细胞。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板流动小室既可实现模拟微尺度流体环境,又可通过微脊规范小室内的流动状态,避免局部湍流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板流动小室截面示意图。
图2为平行板流动小室中细胞爬片的微观立体图。
图3为平行板流动小室上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平行板流动小室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平板11和下平板12,在上、下平板之间设有垫圈13,下平板12上垫圈13内区域内装设细胞爬片14,细胞爬片14和上平板11之间留有空隙形成小室,上平板11上设进液口17和出液口18通入小室(如图3所示)。
结合图2所示,细胞爬片14表面设有数行向上隆起的微脊15,这些微脊15相互平行间距排列,微脊15截面最好为梯形(上小下大)或类似形状,微脊的高最好为40μm,两微脊15之间间距最好为100μm。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微脊可以规范小室内的流动状态,避免小室内局部湍流形成。
本实用新型中,细胞爬片14可为单片,为防止置于垫圈13内部的细胞爬片漂浮,可以采用厚度与平行板流动小室高度相同的小垫圈16固定细胞爬片14;细胞爬片14也可设多片,每片水平叠放,此时小垫圈16放置在最顶层细胞爬片14和上平板11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平板的材料一般为聚碳酸酯、有机玻璃或不锈钢。聚碳酸酯透明度好,耐磨,可以高温、高压消毒,但不易粘贴。有机玻璃容易粘贴,但是不耐高温、高压,可采用紫外照射消毒。不锈钢硬度大,能够帮助上下平板实现有效固定。根据消毒、固定以及观察的需要选择某一种或两种材料。
垫圈的材料可以选择硅胶或聚四氟薄片,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厚度。硅胶片密封效果较好,但弹性较大,在固定流室的过程中容易引起高度不均匀。聚四氟片既能实现密封,又可避免高度不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式施工顶管竖井
- 下一篇:一种数码智能除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