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0317.5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勇;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勇 |
主分类号: | H01S3/223 | 分类号: | H01S3/223;H01S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王冬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折叠式 直流 激励 二氧化碳 激光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激光管,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二氧化碳激光管的研发与生产在国内外都如火如荼,输出功率在百瓦以下的二氧化碳激光管已经非常普遍,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但是对于金属和厚的非金属的加工业来说,需要输出功率数千瓦的激光机,这种激光机多采用纵向气体流动的二氧化碳激光器,这种二氧化碳激光器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噪音很大,如专利号为00201118.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束式超大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这种二氧化碳激光器采用多支(7、19、37、61等)激光器按多行方式排成正六方形阵列,各激光器相互平行,朝一个方向(上方)平行但分散地发射多束激光束,在激光器阵列前方,设汇聚反射镜阵列,将分散的激光束汇聚成大口径密集正六方形阵列的合束激光束,这种二氧化碳激光器就存在体积过大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输出功率为数百瓦之间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尚处在空白阶段,原因在于对于非气体流动的“直管”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器,欲达到数百瓦的输出功率,必须要数米至数十米的二氧化碳激光管,这样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即使做了出来,也很难被企业接受。一种可行的做法是将二氧化碳激光管折叠起来;还有一种做法是采用石英管,将一根大直径管内装几根管芯,再用转折镜片将其连接起来,这样可达到数百瓦的输出功率,如专利号为200620013988.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名为石英捆绑式二氧化碳激光器,然而这种做法造价极其昂贵,难于大面积推广。因此市场上一直在寻求一种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输出功率达到100W-1KW的二氧化碳激光器。该二氧化碳激光管除工业加工用外,亦可军用和科学实验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二氧化碳激光管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功率大、体积小、造价低廉的玻璃制作的二氧化碳激光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包括左水冷套、左光学镜片、玻璃激光管芯、大直径玻璃储气壳、左端盖、阳极、阳极针、右端盖、135°玻璃倒“U”型弯头、冷却水泡、排气口、阴极、阴极针、左冷却水嘴、右冷却水嘴、螺旋管、右水冷套、右光学镜片、左圆孔、右圆孔和线偏振激光输出21处。
将至少两根玻璃激光管芯烧制固定在大直径玻璃储气壳内,大直径玻璃储气壳的两端连接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上均留有玻璃激光管芯可以通过的圆孔,即左圆孔和右圆孔,玻璃激光管芯的右端与135°玻璃倒“U”型弯头相连接,将右光学镜片贴在135°玻璃倒“U”型弯头上的135°角处,光线按90°角精准转折而闭合循环产生激光。
光学镜片的外侧装有水冷套,用来冷却镜片;在135°玻璃倒“U”型弯头的横梁上烧制玻璃冷却水泡,使光学镜片不致受热造成角度变化;在靠近135°玻璃倒“U”型弯头这一侧玻璃激光管芯上,设有阴极,并从阴极引线至阴极针,在阴极的左侧,设有右冷却水嘴;玻璃激光管芯上设计有螺旋管,该螺旋管与玻璃激光管芯相通,并在大直径玻璃储气壳上引出排气嘴;阳极设在左端盖之外,并从阳极引线至阳极针,在阳极右侧设有左冷却水嘴,用左光学镜片将玻璃激光管芯的左侧封口,左光学镜片外侧连接水冷套,并且,产生的激光从左侧线偏振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以带有二根玻璃激光管芯的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为例,根据输出功率需要选择玻璃激光管芯的根数及允许的长度,其结构相同。
玻璃激光管芯的安装结构以一根为例,二根或更多玻璃激光管芯结构完全对称一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端盖结构折叠式直流激励二氧化碳激光管,包括左水冷套1、左光学镜片2、玻璃激光管芯3、左端盖4、大直径玻璃储气壳5、阴极6、右端盖7、阴极针8、右水冷套9、右光学镜片10、冷却水泡11、135°玻璃倒“U”型弯头12、右圆孔13、右冷却水嘴14、排气口15、螺旋管16、左冷却水嘴17、阳极18、阳极针19、左圆孔20、线偏振激光输出21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勇,未经潘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3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束线的条带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装卸的集流环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