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移动存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0067.5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珍;刘锋;郑必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7/10 | 分类号: | G11C7/10;G11C7/24;G06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移动 存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具有独立主控芯片和完整片内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存储设备凭借其成本低、使用方便、体积小、携带方便、海量存储等优点,受到更多办公人士的青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移动存储设备作为信息资源存储和传输的重要媒介,它为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其安全保密问题也日显突出,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目前,移动存储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易丢失、信息失效、病毒危害、“摆渡”技术的威胁、使用环境复杂、管理困难等。传统的移动存储设备作为存储介质,在使用时,与计算机通过特定的接口连接。当数据写入时,计算机将数据打包,发送给存储设备主控芯片,经过处理后存储;当数据读取时,计算机发出读取信号,经存储设备主控芯片处理后,存储设备找到对应数据,将数据按逆线路返回。在此过程中,移动存储设备作为计算机的周边设备,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使得移动存储设备受到计算机主机操作系统的严格控制,会引起计算机对存储设备的恶意访问,从而导致数据的泄密。现有技术中,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保密管理常采用软件解决方案,在介质级全盘加密的基础上,通过端口管理、内容过滤、集中审核等,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进行全面安全防护,该方案流程复杂;也有通过专用移动存储设备来实现保密防护的解决方案,但专用的移动存储设备购置费用高、适用范围较狭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移动存储设备。它通过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内嵌片内操作系统,可以有效防止计算机等外部设备对移动存储设备的恶意访问,安全性高、自主性强。
为了达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智能移动存储设备,其结构特点是,它包括:
控制处理单元,由相互连接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控制协议组成;数据传输协议提供数据传输控制服务;控制协议提供数据处理、访问控制、管理和调用其他单元功能服务;
存储单元,与控制处理单元相互连接,存储程序、数据及其他信息;
数据传输接口,与控制处理单元的数据传输协议相互连接,为智能移动存储设备与外部设备通讯的数据传输接口。
在上述智能移动存储设备中,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独立的主控芯片及独立的片内操作系统,并通过数据传输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在上述智能移动存储设备中,所述USB数据传输协议包括海量存储USB MassStorage通信协议和自定义USB通讯协议。
在上述智能移动存储设备中,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相互连接的USB3316QFN芯片和TI OMAP3530芯片,USB3316QFN芯片为USB控制器,用于控制内外部数据以USB方式进行交互,TI OMAP3530芯片为集成多种功能的运算处理器,负责各种算数和逻辑运算。
在上述智能移动存储设备中,所述存储单元采用相互连接的JMF602芯片和MT29F32G08QAAWP存储芯片,JMF602芯片是存储控制器,用于对MT29F32G08QAAWP存储芯片中数据的读写进行存储控制,MT29F32G08QAAWP存储芯片是用户普通数据的存储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内嵌片内操作系统,改变传统移动存储设备作为计算机周边出现的状态,将计算机作为访问终端,计算机通过移动存储设备的片内操作系统来访问移动存储设备。使得移动存储设备不完全受计算机等外部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控制,有效防止计算机等外部设备对移动存储设备的恶意访问,安全性高、自主性强,适用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外部设备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片内操作系统OS’与外部设备操作系统OS连接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处理单元和存储单元的结构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