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9799.2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曲鹏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落 细胞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物证提取装置,特别是一种脱落细胞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场生物物证提取和实验室检验过程中,对于怀疑附着有接触类脱落细胞的生物检材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剪取法、两步擦拭法和真空吸附法。其中,直接剪取法适合织物类载体,但有时易受载体基质中染料等抑制物的影响,而导致STR检验失败;两步擦拭法提取时容易造成样品的稀释,保存、送检过程中又容易导致拭子上富集的细胞的脱落,或因潮湿导致DNA降解;真空吸附法提取面积较大,有时容易产生混合STR图谱,而导致证据质量的下降。因此现有技术上述手段存在效果不理想、效率较低和易污染等技术缺陷。此外,两步擦拭法和真空吸附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需要通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才能掌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落细胞提取装置,有效解决现有生物物证提取手段效果不理想、效率较低和易污染等技术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落细胞提取装置,包括瓶体、瓶盖和胶体,所述瓶盖扣设在瓶体上并形成密闭的保存空间,所述胶体设置在所述瓶盖上并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
所述瓶体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
所述瓶盖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台阶状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外端、连接端和内端,所述外端的外径大于连接端的外径,所述连接端的外径大于内端的外径,且所述连接端的外径等于所述瓶体的内径,所述内端的端面设置有端板,所述外端的端面设置有连接筋。进一步地,所述外端的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连接端的侧表面设置有数个环形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胶体为圆形双面不干胶。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双面不干胶包括圆形胶体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圆形胶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脱落细胞提取装置,利用胶带粘附提取技术(tape-lifting)提取接触类脱落细胞,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易于富集脱落细胞、对后续实验室检验无影响、可以有效避免现场物证提取过程中造成的交叉污染等优点,不仅方便基层现场勘查提取时使用,而且适合实验室进行DNA提取时使用,可以从多种载体表面粘取、富集接触类脱落细胞,防污染,易保存。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作为一种简易的现场脱落细胞提取装置,在接触类DNA检材的提取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直接剪取法、两步擦拭法和真空吸附法的有益补充,提取效果理想、提取效率高、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中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中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瓶体; 2-瓶盖; 3-胶体;
21-外端;22-连接端;23-内端;
24-端板; 25-连接筋; 26-防滑条纹;
27-环形凸起;31-圆形胶体;32-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瓶体1、瓶盖2和胶体3,其中胶体3用于提取接触类脱落细胞,瓶盖2扣设在瓶体1上,使瓶体1和瓶盖2一起形成密闭的保存空间,防止提取物在保存和送检环节上被污染。具体地,瓶体1为一端封闭的筒体,瓶盖2扣设在瓶体1,胶体3设置在瓶盖2的端部,并位于瓶体1内的密闭空间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落细胞提取装置中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结构的俯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瓶体1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筒体,筒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实际使用中,瓶体1可以采用聚乙烯材料制品,高度为40mm,外径为25mm,内径为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未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边坡挡土墙建墙单元结构
- 下一篇:H型钢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