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装的圆形舞台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9673.5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樊宏伟;尹华钢;张志宇;白晓燕;白文静;刘丹;贺虎成;刘晓华;杨军;陈路;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4H3/24 | 分类号: | E04H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王美兰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装 圆形 舞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舞台,特别涉及一种可拆装的圆形舞台。
背景技术
直径20m、面积达314m2、高度为6.5m的中心圆形舞台在拆卸时,最小的作业宽度仅有2米,从使用区到拆卸后存放区的通道最小转弯半径仅有6米,这样的舞台面板的重量高达15吨,如此沉重的舞台台面,在无任何大型机械设备的辅助的情况下,难于在短时间如10分钟内全部拆卸完毕,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研发出如此大跨度的并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拆装的舞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径跨度大、高度超过6米的大型圆形舞台,该圆形舞台的质量轻、强度高,在无任何大型机械设备辅助下迅速将其拆除,在不能采用任何固结方式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在众多演员表演的复杂工况下舞台的整体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的可拆装的圆形舞台,包括:设置在圆周上的两个主梁支柱和多个模块支柱,其中两个主梁支柱位于直径线上的两端,多个模块支柱均匀分布在直径线两侧的半圆上;主梁,其两端分别由两个主梁支柱支承;多个模块,分成两组模块,对称分布在主梁两侧的两个半圆内。
特别是,多个模块的一端支承在主梁上,另一端支承在模块支柱上,其中相邻两个模块共用一个模块支柱。
特别是,主梁的端部设带通孔的固定块,通过使插销穿过通孔并插入主梁支柱的固定孔内,使得主梁的端部固定于主梁支柱上。
主梁由多个梁分段连接而成,相邻的梁分段之间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梁分段包括主体部和模块支承结构,模块的一端通过模块支承结构支承在主梁上。模块支承结构包括固定在主体部上沿主梁纵向延伸的模块轨道支架和由模块轨道支架支承的模块支承轨道,模块的底部设成对的夹持滑轮,模块支承轨道位于成对的夹持滑轮之间而由其夹持,模块通过夹持滑轮沿轨道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圆形舞台由模块组成,所有模块的一端通过支承在主梁上的模块支承轨道上,使其可以在主梁的模块支承轨道上进行移动,解决了圆形舞台中心区域无作业空间及内侧在拆卸时无支承的难题;
2、中心的主梁上设跨度较大的两个模块,使得跨度巨大的模块可以沿主梁的纵向平行移动,避免了在短向作业空间狭小而难于拆卸的问题;
3、通过将整个舞台划分为两半圆部分共四个区域,可以单独叉起四个区域内的模块,方便了交叉作业。
4、通过将圆形舞台划分成矩形的模块,使所有LED舞台面板单元都可为矩形,便于LED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1a是沿图1中心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沿图1中1-1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中B部的放大视图;
图5是主梁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4-4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20、模块;3a、夹持滑轮;3b、滑轮安装架;18a、夹持滑轮;18b、滑轮安装架;21、主梁左支柱;22、主梁右支柱;23、主梁;23a、梁分段;23b、梁分段;24、主梁固定块;24a、插销;25、连接法兰;26、主体部;27、模块支承轨道架;28、模块固定插销;29、模块支承轨道;31-37、模块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圆形舞台包括设置在中部的主梁23,主梁23由左支柱21和右支柱22支承,如图2所示,主梁23的左端搭在左支柱21上,左支柱21和主梁23相应的位置设有插销孔,通过在插销孔内插入插销24a,使二者之间相固定而不能发生错动,右支柱22和主梁23以同样的方式相固定。
再如图1所示,沿主梁23对称设置两组模块,第一组模块包括10个平行设置模块1-10,第2组模块也包括10个平行设置的模块11-20,模块11至20与模块1至10一一对称设置,两组模块分别构成一个圆形舞台的两个半圆形部分。
其中,每个模块的一端由主梁23支承,另一端由两个支柱31支承,两个相邻模块可共用一个支柱,例如,如图1、3所示,模块5的一端由主梁支承,另一端由支柱35、36支承;模块6的一端由主梁支承,另一端由支柱36、37支承,支柱36是模块5和6共用的支柱,支柱37是模块6和7共用的支柱,其它模块的支承方式与此类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