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攻丝加工用刀具连接浮动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9546.5 | 申请日: | 200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2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义;刘书斌;于春勇;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红旗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B23G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立 |
| 地址: | 1011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攻丝加 工用 刀具 连接 浮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刀具连接接头,具体涉及一种攻丝加工用刀具连接浮动接头。
背景技术
在攻丝加工过程中,主轴为刚性,丝锥与主轴之间应有一定的浮动量,这样才能保证加工过程中丝锥自动适应被加工零件攻丝底孔位置等误差。因此连接接头与主轴应为间隙配合。参见图1,丝锥1通过连接接头2与主轴3相连,丝锥1通过平端紧定螺钉4固定在连接接头2上,连接接头2通过圆柱销5连接到主轴3,圆柱销5上设有轴用弹性挡圈6,以卡住圆柱销,防止其脱落。现有情况下,连接接头2轴端连接孔与主轴3的配合为H9/g9,为间隙配合,由于存在间隙,丝锥1前端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偏离中心线,丝锥1越长,前端偏移量越大。因此在攻丝加工时,下垂的丝锥容易造成丝锥折断等一系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攻丝加工过程中,丝锥不易下垂、折断的攻丝加工用刀具连接浮动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攻丝加工用刀具连接浮动接头,包括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刀具连接端安装丝锥,连接接头主轴连接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主轴上,所述连接接头与主轴的接触面上至少设有一个O型圈。
所述的O型圈位于圆柱销的一端处。
所述圆柱销的两端处均设有O型圈。
所述的O型圈为橡胶O型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轴与连接接头为间隙配合,在连接连接接头与主轴的销两侧安装O型圈,由于O型圈有弹性,会自动适应孔与轴之间的间隙,连接接头在O型圈的作用下保持住原有的状态,也就是本方案所述的浮动状态。由此,丝锥轴线与攻丝主轴保持了一致,避免由于间隙存在而导致的丝锥下垂折断,在攻丝加工过程中,由于O型圈具有弹性,同样会满足攻丝加工过程中需要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丝锥,2连接接头,3主轴,4平端紧定螺钉,5圆柱销,6轴用弹性挡圈,7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一种攻丝加工用刀具连接浮动接头,包括连接接头2,连接接头2刀具连接端安装丝锥1,连接接头2主轴连接端通过圆柱销5安装在主轴3上,丝锥1通过平端紧定螺钉4固定在连接接头2上,轴用弹性挡圈6紧固圆柱销5防止其脱落,圆柱销5的两侧安装有O型圈7,O型圈7优选为国标代号为GB3452.1-82的市面上常见的普通橡胶O型圈。
在连接接头2与主轴3装配的圆柱销5两侧安装O型圈7,主轴3与连接接头2之间为间隙配合,由于O型圈7有弹性,会填充连接接头2与主轴3之间的间隙,使连接接头2的轴线与主轴3轴线保持一致,也就是处于浮动状态,从而保证丝锥1轴线与主轴3保持一致,在丝锥1接触工件时,不会因为下垂造成折断,而在攻丝加工时,由于O型圈的弹性,不会影响攻丝过程中需要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既满足了攻丝加工过程中必需的间隙,又避免由于间隙存在而导致的丝锥下垂折断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红旗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红旗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