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磨试验仪用角度调节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9349.3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纪红;孙凤仙;李永丰;王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童晓琳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角度 调节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磨性测试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磨试验仪用角度调节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称为耐磨性,又称耐磨耗性,铝合金建筑型材的耐磨性可以反映型材的耐磨擦、耐磨损的潜在能力,反映涂层对摩擦机械作用的抵抗能力。它是型材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到铝型材的使用寿命,耐磨性好则在加工、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耐磨性可用磨耗量或耐磨指数表示,它实际上是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和内聚力综合效应的体现。对于建筑铝型材而言,可采用喷砂试验法来评定耐磨性。
耐磨性是表面膜层对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也是衡量铝合金建筑型材质量和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查、质量监管的一项重要质量和技术指标。喷磨试验测定平均耐磨性的原理是由空气流将碳化硅颗粒喷射在试样一个小的检验区上,一直到裸露出金属基体为止。膜层的平均耐磨性可用喷磨时间或喷磨所用的碳化硅重量来表示。喷磨试验所用的仪器称为喷磨试验仪。在我国尚无专业生产喷磨试验仪的厂家,国外的喷磨试验仪生产厂家没有实现试验板角度任意位置的自动调节和定位,不能满足现代结构分析的需要。
现有仪器的角度属于固定角度,不能进行控制和调整,而试验角度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如角度不同,其喷磨作用也不同。角度越大,其椭圆形的检验区越小,磨损越快,最终的检验点越明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仪器自动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需要仪器能满足多种试验条件的需要,从而有利于开展科研研究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研制具有角度调节系统的喷磨试验仪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这种需要,而现有的喷磨试验仪已不能满足这些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磨试验仪用角度调节定位装置。
一种喷磨试验仪用角度调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2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支撑底座1上固定支架3,支架3上设置转轴4,转轴4与支架3活动连接,转轴4上镶嵌有与之同心的试样板5,转轴4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螺母6相连接,另一端与同步轴A7相连接,同步轴A7通过同步带8与同步轴B9相连接,同步轴B9与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步进电机2通过外部接线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0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10与度步进电机控制器11相连,同步轴A7、同步带8与同步轴B9均置于防护板12之下,护板12之上固定有压紧轮13,支撑底座1上设置配重14。
所述步进电机2为1.8°步进电机。
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10为1.5A、8细分驱动器。
所述步进电机控制器11以0.1°为步进单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同步带和同步轴共同配合来完成喷磨试验仪用试样台角度位置的调节和定位,这种电动调节具有精确、灵活和方便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利用步进的精密可控性,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对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磨试验仪用试验台角度调节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底座;2-步进电机;3-支架;4-转轴;5-试样板;6-固定螺母;7-同步轴A;8-同步带;9-同步轴B;10-步进电机驱动器;11-步进电机控制器;12-护板;13-压紧轮;14-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喷磨试验仪用角度调节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步进电机2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步进电机2为1.8°步进电机,支撑底座1上固定支架3,支架3上设置转轴4,转轴4与支架3活动连接,转轴4上镶嵌有与之同心的试样板5,转轴4的一端与转轴同定螺母6相连接,另一端与同步轴A7相连接,同步轴A7通过同步带8与同步轴B9相连接,同步轴B9与步进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步进电机2通过外部接线与步进电机驱动器10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10为1.5A、8细分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10与度步进电机控制器11相连,同步轴A7、同步带8与同步轴B9均置于防护板12之下,护板12之上固定有压紧轮13,支撑底座1上设置配重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通气式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绿茶洗面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