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制捕蟑器的诱捕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9111.0 | 申请日: | 200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褚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双海 |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本源 |
| 地址: | 1000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制 捕蟑器 诱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灭害虫用的器具,特别涉及一种自制捕蟑器的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蟑螂是室内害虫,除直接损害和污染食品、物品外,还传播病原微生物,危害人类的健康。被蟑螂污染的食物还有臭味,为人们所厌恶。而且其分泌物和粪便中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此外还分泌一种有特殊恶臭的油状物,在食物和餐具及日常用具上爬行时留下异味和多种病原体。
目前捕捉蟑螂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以化学捕杀法为主,但是化学药品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些捕捉和诱捕蟑螂的器具不断问世,但大多数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不易普及,不环保,且捕捉的蟑螂很容易逃脱,捕获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环保,可直接利用安装在废弃瓶子的瓶口上,使用方便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废弃的瓶子能废物再利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制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它包括诱捕盖和诱捕通道,诱捕盖为带有内螺纹的环形体,诱捕通道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型结构,诱捕通道的上口端安装在诱捕盖内,与诱捕盖成一整体结构。
为便于生产加工,诱捕盖和诱捕通道可设计为分体结构,诱捕盖为敞口状,其敞口边沿上设有环形挡圈,诱捕通道的上口边沿上设有环形垫圈,诱捕通道的上口端安装在诱捕盖内,诱捕盖的挡圈与诱捕通道的垫圈贴合连接。
为防止蟑螂进入捕蟑器后爬出,根据蟑螂的体型结构,诱捕通道的漏斗颈口为椭圆形。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工厂化生产,诱捕通道的漏斗颈口的椭圆长轴为7.5mm,短轴为4mm。
为了节约成本,并使捕蟑器内通气性好,诱捕通道的上口内壁上设有均匀的通孔。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为了能捕捉到更小的蟑螂,并防止其逃出,诱捕通道的漏斗颈口上套装有诱捕接头,诱捕接头为漏斗型结构,诱捕接头的漏斗颈口为椭圆型,诱捕接头的漏斗颈口的椭圆长轴为3.5mm,短轴为1.75mm,诱捕接头的上口内壁上设有均匀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制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可直接安装在废弃的瓶口上利用,诱捕装置的诱捕通道采用漏斗式结构,使捕捉到的蟑螂不能逃脱,捕获到的蟑螂可选择多种方法进行灭杀,提高诱杀效果,减少污染,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普及、可规格系列化生产,适用于饭店、餐厅、超市、粮库以及家居等不同场所捕蟑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诱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诱捕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诱捕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列1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列2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列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1诱捕盖,2诱捕通道,3螺口,4挡圈,5上口,6垫圈,7漏斗颈口,8通孔,9诱捕接头,10瓶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自制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它包括诱捕盖1和诱捕通道2,诱捕盖1为通孔型螺口3,螺口3的出口边沿上设有环形挡圈4,诱捕通道2成漏斗型结构,使捕捉到的蟑螂不能逃脱,其上口5边沿上设有环形垫圈6,诱捕通道2的上口5端安装在诱捕盖1内,为防止蟑螂进入捕蟑器后爬出,根据蟑螂的体型结构,诱捕通道的漏斗颈口7为椭圆形,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工厂化生产,诱捕通道2的漏斗颈口7的椭圆长轴为7.5mm,短轴为4mm,设计成统一规格,为了节约成本,并使捕蟑器内通气性好,诱捕通道2的上口5内壁上设有均匀的通孔8。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一种自制捕蟑器的诱捕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为了能捕捉到更小的蟑螂,并防止其逃出,诱捕通道2的漏斗颈口7上套装有诱捕接头9,诱捕接头9为漏斗型结构,诱捕接头9的漏斗颈口7为椭圆型,诱捕接头9的漏斗颈口7的椭圆长轴为3.5mm,短轴为1.75mm,诱捕接头9的上口5内壁上设有均匀的通孔8。
以上诸实施例,如图6所示,自制捕蟑器的诱捕装置的使用状态,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直接安装在废弃的瓶子10口上利用,瓶子10可采用废弃的饮料瓶、化妆品瓶或其他废弃瓶,在诱捕蟑螂时,可在瓶内装上诱饵,也可把瓶子从中部截断,把诱饵(吸水海绵)放入瓶内,在插接在一起,然后合上诱捕装置就装成了完整的捕蟑器,把捕蟑器平放在蟑螂经常出现的地方,并使其瓶口触地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双海,未经褚双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9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龙头阀芯结构及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气体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