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泡产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08993.9 | 申请日: | 200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莊田三纪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松浦经贸发展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1/00;B01F13/08;C02F1/48;C02F1/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10014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将气体与液体混合而产生细小气泡的气泡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人提出多种水质净化处理设备,用于水池、水塘、运河、湖沼、河川、海岸水等处的水质净化处理,以及水槽、河川、内海等处的养殖渔场等相关的水质净化处理,或与饮用水(如自来水、矿泉水)相关的水质净化处理。
例如日本特许第3227567号公报<专利文献1>揭示出由旋转式散水板与导水板来构成离心式泵,从设置在外部筒的吸气孔和吸水口,分别吸入空气和处理对象水,利用内部筒的高速回转所产生的强烈涡流来将空气混入处理对象水内使其产生无数的微小气泡,并且利用散水板的回转来将气泡分割成更微小化,又由设在散水板、外部筒内面、内部筒外面等处的永久磁铁所产生的汲送作用与电磁作用的相辅相乘,从而使得处理对象水中生成了次微米(10-7米)等级的极细微气泡,使得气泡中的氧气成分更多的溶于处理对象水中,以净化水质。
日本特开2003-053373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提的技术方案也揭示出,在固定筒的内周与回转筒的外周面上,分别沿着该固定筒和回转筒的长度方向,形成复数个断面略呈梯形的突起部,以兹在这些各突起部之间形成断面略呈倒梯形的沟,并且在各沟内配置永久磁铁的例子。
所生成的气泡越小则越能够长时间滞留在水域中,从而能够全面地扩散到整个水域内,因此对于水质净化作用有所助益。但是,前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所揭示的构造,是将内部筒以及固定了的散水板的回转轴连结到水中马达的回转轴,以使该内部筒以及散水板进行回转的构造。因此内部筒以及散水板的回转数将会受限于水中马达的回转数(例如:1500回转/分~3600回转/分),故而无法获得充分的高速运转,也就无法得到纳米(10-9米)级的超细微气泡。
此外,被视为较重视离子水精制的<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则是将磁铁量增多。如此则不仅是在启动时需要较大的回转转距,且水中马达的回转数也只能够在1800转以下进行运转。因此所产生的气泡本身较之<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所得到的气泡更大。即加大磁力,虽可增大离子化效果,但是则会导致负荷变大而回转数无法提升,气泡的细微化效果亦会降低。就结果而言,<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技术方案,还尚未充分理解到产生细微气泡的原理,对于回转体、磁力以及气泡之间的相互关系亦尚未能充分理解。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2275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5337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用以解决前述问题的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产生装置,能够不必受制于回转驱动源的回转数,可利用较之回转驱动源的回转数更高的高速回转来使回转部进行回转,从而获得纳米(10-9米)等级的超级细微气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泡产生装置,它包括:
吸液口和吸气口,且设置了用来提供回转驱动力的回转驱动源的外筒;
设在前述外筒的内部的可回转的回转部;
设在前述回转驱动源与前述回转部之间的回转驱动力传递路径之上可容许该回转部的空转容许装置;
在前述外筒与前述回转部的外周面相对向面的内周面上,沿着该外筒的轴方向依预定的节距配置的第1磁铁;
在前述回转部与前述外筒的内周面相对向的外周面上,沿着该回转部的轴方向依预定的节距配置的第2磁铁;
前述第1、第2磁铁由彼此互相作用反斥力的同极磁铁所构成;
且该第1、第2磁铁彼此配置成:当两者互相相向的状态下,彼此间的相对向面呈平行,并且分别在前述外筒以及回转部上互相邻设的磁铁与磁铁彼此之间,包含该各个磁铁表面在内的平面与平面彼此之间,是设定成以预定的角度交叉,以使得因为前述第1、第2磁铁彼此从互相相向起到分开为止时所产生的反斥力所导致的回转增速力,较之因为前述第1、第2磁铁彼此互相接近进而相向时所产生的反斥力所导致的回转阻力更大。
其中,前述空转容许装置具备:
分别被设在藉由前述回转驱动源而回转的第1回转体以及与该第1回转体相向的前述回转部的一顶部的两者相对向面上,互相作用藉由磁力所产生的吸引力之一对第一异极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松浦经贸发展公司,未经北京市松浦经贸发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盘造球机电动旋转刮刀的新型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二元混合液体物质的蒸馏分离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