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08881.3 | 申请日: | 2009-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董遂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玉龙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37/12 | 分类号: | B21C3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小永 |
| 地址: | 21418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螺旋 埋弧焊管 机组 内承式 成型 焊垫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埋弧焊管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
背景技术
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由于受设计条件等诸因素影响,均没有设置焊垫辊,或设置了焊垫辊也无法使用,导致钢管成型质量如直径、成型缝隙和径向错边等缺陷频繁产生,直接影响了钢管的成型质量和焊接质量,造成钢管的合格率降低和废品增加,出现的钢管缺陷如错边、管径超差修复困难,有的缺陷因无法修复,就直接降级;成型缝间隙的变化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使修补量增加,修补难度增加。
现有的随机带来的焊垫辊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焊垫辊主要由辊轮、螺纹升降机构和辊座等部分组成;液压式焊垫辊主要由辊轮、液压升降机构、辊座和手动液压泵等部分组成。
但是,该随机带来的焊垫辊没有根据成型器内三辊弯扳机两下辊之间的空间及其调整特点来设计,设计单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无法安装到需要的位置,因此该焊垫辊在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中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焊垫辊在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中不能使用而造成焊接质量差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所述焊垫辊包括在下方连接升降油缸的辊轮、与升降油缸连接的辊座,升降油缸可沿辊座提供的通道上下移动并在其上方辊轮处于一定高度位置时得到固定,升降油缸的上下移动受到调整机构的调节,所述辊轮、升降油缸和辊座的尺寸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内三辊弯板机两排下变形辊之间的距离K配合。
其中,K为60~80毫米。
其中,K为80~120毫米。
其中,K为120~160毫米。
其中,K为160~200毫米。
其中,K为200~25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钢管成型过程中,焊垫辊已经给了钢管成型缝啮合点一定的预压紧力,使钢管成型缝顺利啮合而消除错边,大桥无须摆动而管径不会变化,当啮合状态发生变化时,调整手动液压泵的压力,改变预压紧力,以适应钢管成型缝啮合状态,仍能得到良好的成型缝和合适的钢管管径,从而也得到良好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的焊垫辊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K=160mm时的焊垫辊,适用于K值等于160~200mm范围。K值的大小取决于内承式成型器内三辊弯扳机承受变形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内承式成型器使用的焊垫辊分为:K60(使用范围为60~80mm)、K80((使用范围为80~120mm)、K120(使用范围为120~160mm)、K160(使用范围为160~200mm)和K200(使用范围为200~250mm)共五种。
每种焊垫辊的结构基本相同,仅根据K值的大小和成型器内三辊弯扳机两下辊之间的空间改变辊轮、升降油缸和辊座的尺寸,本着充分利用空间且焊垫辊调整灵活的原则进行每种焊垫辊的设计。K值是焊接钢管成型器内三辊弯扳机两下辊在钢板弯曲变形时其受力点之间距离的反映。
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专用焊垫辊由辊轮、辊架、锁紧螺母、液压缸、滑座、底座、调整机构、和手动液压泵站等组成。
螺旋埋弧焊管机组内承式成型器是三辊弯扳机带内承盘式一种成型方式,根据所生产的钢管管径、壁厚、材质和变形力的大小确定三辊弯板机两排下变形辊之间的间距,既通称“K值”。本实施例中,根据三辊弯板机两排下变形辊之间的空间,设计辊轮的直径、选用轴承的大小、设计液压缸直径,确保辊轮和液压缸的承压能力,最大限度的适应钢管成型时成型缝啮合的需要;根据三辊弯板机两排下变形辊辊座之间的距离,确定滑座的宽度,确保焊垫辊工作时的稳定性和调整灵活、方便,焊垫辊的稳定是钢管成型稳定的重要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玉龙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玉龙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