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8588.7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08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房连军;薛启峰;原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轴承 润滑油 供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运行和机械加工领域,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类似于齿轮轴承的部件处需要添加润滑油进行润滑。目前,润滑的方式是在齿轮轴承箱加入润滑油,加油方式是单台设备手工加油。这种方式效率低,人工操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设备运行期间易发生因油泄露造成缺油致使设备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恶劣环境下人工直接操作、实现远程多台设备集中供油、减少二次污染、降低故障率的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油装置的结构包括:
主供油箱-该供油箱为柱形箱体,在箱体上端设有注油孔、下底设有出油孔;
调节油箱--该供油箱为柱形箱体,在箱体上端设有备用注油孔、下底设有一进油孔和出油孔;
主输油管-该油管为不等高的“U”型通管,“U”型管短管管端垂直固接在主供油箱出油孔上;“U”型管长管管端垂直穿过调节油箱进油孔,出口端位于调节油箱腔体中上部;
主输油管阀门-该阀门为一浮子阀,浮子阀的阀板位于调节油箱腔内的主输油管上,与阀板相联的浮子浮于润滑油水平面上;
注油管-该油管为“U”型通管,一端与调节油箱出油孔固接,另一端与齿轮轴承箱进油孔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供油箱中设置有一加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利用连通器原理,增加主油箱和调节油箱,通过油管与设备的齿轮轴承箱顺序相连。供油时主油箱中润滑油通过油管进入调节油箱,通过调节油箱的浮子阀调节齿轮轴承箱的油位;在主油箱中固定安装电加热棒,保障低温条件下出油畅通;主油箱中润滑油液位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要高于调节油箱润滑油液位;调节油箱油位与设备齿轮箱油位保持一致;主油箱可以并联多台调节油箱;调节油箱可以并联多台设备。能有效地避免恶劣环境下人工直接操作、实现远程多台设备集中供油,有效减少了二次污染,降低了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该供油装置的结构包括:
主供油箱-该供油箱为柱形箱体1,在箱体上端设有注油孔2、下底设有出油孔;
调节油箱3--该供油箱为柱形箱体,在箱体上端设有备用注油孔4、下底设有一进油孔和出油孔;
主输油管5-该油管为不等高的“U”型通管,“U”型管短管管端垂直固接在主供油箱出油孔上;“U”型管长管管端垂直穿过调节油箱进油孔,出口端位于调节油箱腔体中上部;
主输油管阀门6-该阀门为一浮子阀,浮子阀的阀板位于调节油箱腔内的主输油管上,与阀板相联的浮子浮于润滑油水平面上;
注油管7-该油管为“U”型通管,一端与调节油箱出油孔固接,另一端与齿轮轴承箱8进油孔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齿轮轴承箱润滑油的供油装置,在主供油箱中设置有一加热体9。
操作时根据齿轮轴承箱所需油位,通过调整调节油箱中的浮子高度来控制调节阀,从而调整调节油箱的油位。将调节油箱和齿轮轴承箱通过油管相连,油位保持在一个高度。主油箱可并联多台控制油箱,控制油箱也可并联多台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能反吸即热式电热水器
- 下一篇:防油烟倒流的装置